【朱姓起源·四大支系】
其一,【朱襄氏】:朱襄氏为远古时代五方上帝中的一员,被誉为上古"古帝"、赤帝,乃炎帝之别称。炎帝作为文明先驱,以其深厚的智慧和无私的贡献推动了文明的发展。他创造了五弦元瑟,开礼乐文化之先河;调整阴阳平衡,促进了万物生长,堪称农业文明的先行者。他还首创六书理论,为的文字基石奠定基础。据史料记载,炎帝在古陈的朱野之地建都(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其后葬于此地,称为炎帝朱襄陵。故,“朱襄氏,为古帝王之尊,亦即炎帝的别称。”(引自《辞源》对“朱襄氏”的解读。)尽管关于朱襄氏是否为炎帝的别号尚存争议,但无可置疑的是,朱襄氏为最早以“朱”为姓者,是朱姓的始祖。
其二,【颛顼之后·曹姓邾国——曹挟】。黄帝的后裔高阳氏颛顼帝的后代中,有位名为安的曹姓人士。曹部落以枣为图腾,初居于陕西周至,后迁至河南灵宝东的曹阳。在商朝初期,曹部落再次东迁至河南滑县东的漕邑。周武王灭商后,封曹挟于古老的邾人居住地,建立了邾国,即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随着时间的推移,邾国先后迁至绎(今山东邹城东南纪王城)和朱方(现江苏镇江丹徒一带)。战国时期,楚国灭邾国并迁其民至楚地。曹姓因邾地之故改为朱姓。在先秦时期,曹姓朱氏多活跃于豫鲁苏鄂地区。
其三,【帝尧·祁姓朱氏——丹朱】。帝尧丹朱以其名字为氏。因封于丹水流域(今河南淅水地区),故古称丹朱。舜曾封丹朱为房邑侯,其族人遂有狸姓、祁姓或齐姓之分。丹朱部落虽被舜所败,但其族人却散居于全国各地。其中以丹朱之名作为姓氏的一支逐渐壮大起来。隋唐时期,丹朱后裔在沛国相县成为显赫的望族。
其四,【宋微子启·子姓朱氏——子朱·朱晖】。周成王封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于宋地,以奉祀商朝。战国后期宋国被齐国所灭后,宋微子启的后裔中有一位名为子朱的人士。其后代便以其名为氏取姓为“朱”。发源于宋国的子姓朱氏后迁至江苏砀山地区。而后秦汉之际再次迁至河南宛县。两汉时期,宛县地区的子姓朱氏名士辈出,如尚书令朱晖、尚书朱穆等均为当时显赫人物。
无论源于何支系,皆为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朱姓族人共同构成了今天庞大而繁盛的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