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晚年创作的《江雪》诗篇,饱含了孤独与落寞的情怀。其简短二十八字,却蕴含了深刻的意义,字字珠玑,句句入骨。诗中融入了他一生的见闻与对社会的深刻感悟,其笔触如利刃般深入人心。
若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孤篇盖全唐,那么柳宗元的这首《江雪》可谓是独步天下。
鸟飞绝于千山之间
人踪灭于万径之中
孤舟上蓑笠翁
独自垂钓于寒江雪中
将此诗首字串联,便形成了“千万孤独”的意境。
这里的“千万”,并非实指数量,而是古人用以强调的修辞手法,象征着非常、极其的意思。公元773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时期,盛世不再,藩镇割据、横征暴敛、宦官等问题层出不穷。柳宗元便生于这个的时代。
柳宗元生于官家,曾于长安生活,又随父亲赴夏口,目睹了战火与百姓疾苦。那些年,的与无能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变革的种子。
柳宗元二十一岁时进士,声名大振。他的父亲去世对他打击甚大,他守孝三年。之后,他先后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博学宏词科考试中榜,集贤殿书院正字等职。公元803年,他被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并与韩愈共同发起复古文运动。
复古文运动旨在摒弃骈文,恢复淳朴真实的先秦散文风格。尽管这一运动在历史上被高度评价,有“东方的文艺复兴”之称,但柳宗元等人也因得而屡遭。
公元805年至815年,柳宗元被贬至永州任司马。在这十年间,他看透了黑暗,心灰意冷。他寄情于山水,踏遍大好河山,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而《江雪》便是在此期间创作的作品。
公元816年,柳宗元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他在819年病逝于柳州,享年四十七岁。
纵观柳宗元的一生,“千万孤独”便是其最好的写照。他早年的颠沛流离、上的孤独奋斗、梦想的破灭以及无人理解的痛苦与落寞都使他倍感孤独。
与大多数同年人相比,柳宗元肩负了更多的责任与使命。他的心灵很早就播下了“变革”的种子,而多数孩子却只知道玩泥巴。他的革新失败、被贬永州都使他倍感痛苦与落寞。
千山飞鸟绝迹,万径人踪消失。在面对这世间的孤独时,柳宗元只能“独钓寒江雪”。他的孤独是可悲的,是千万年的永恒。
时代变迁,柳宗元的作品却依然流传千古。他以文人的笔触揭示了时代的沧桑与个人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