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的意思是什么 寒意料峭的意思是什么

2025-01-2510:39:51生活经验0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随着一句“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我们迎来了2月4日的立春。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象征着万物闭藏的冬季过去,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来临。

立春在古代被视为“四立”之一,代表着四季更替的起始。春季作为四季之首,立春则象征着春天的开始。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古时人们非常重视立春,会举行各种与立春有关的民俗活动来庆祝。

立春不仅是一种节气,更承载了人们对于吉祥、丰收的祈愿。在农耕时代,立春更是农人们翘首以盼的日子。民俗专家刘孝昌的讲述中,我们仿佛又见到了昔日立春时热闹隆重的场景。

迎接春神,祈愿丰收

地域辽阔,自然节律因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但立春的到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万物复苏。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立春,会举行迎春仪式。在旧时的成都,县官、府官会乡民举行迎春和春耕仪式。

迎春活动前一日,人们会筹备迎接春神——句芒神。句芒是古代民间神话中的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而春牛的制作则体现了人们对吉祥、农耕的祈愿。

按照古礼旧制,春牛的制作讲究十分严格。泥春牛高四尺、长八尺,尾巴长一尺二寸。春牛上还要绘制四时八节、三百六十五天、十二个时辰的图案。除了春牛外,人们还会塑造一个芒神,也就是赶牛的童子。

在立春的头一日,为了迎春,春牛和芒神会被放在县衙门口展示。立春当天,们会率众出东门,到春场祭祀春牛、芒神。祈福祭祀活动完成后,打春牛的仪式就开始了。

打春牛,祈求丰收

打春牛即鞭春,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遗风。通过打春牛之俗,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该不违农时,及时播种谷物。也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在司仪执事的主持下,知县率春官下属及乡绅人等会围绕春牛一周,然后用春鞭猛抽春牛。这时,成百上千的民众会一哄而上,争抢打碎的牛泥巴。

除了打春牛外,贴春牛图也是立春时的民俗之一。春牛图是古时一种用来预测当年天气、农作收成等资料的图鉴。图内画了牛和芒神,左右两旁载有诗句。

贴春牛图的过程中也蕴人们对丰收和风调雨顺的祈求。而图中的芒神也大有讲究。当年的收成好不好,关键是要看放牛娃的脚上穿不穿鞋。

咬春习俗,寓意无病无灾

立春这天还有独特的食俗——咬春。在成都无论城乡,都有咬春的习惯。所谓咬春就是吃春饼。用面粉、饭米摊成薄饼,放上葱丝、萝卜丝、芹菜丝等食材裹成卷。

成都人认为吃了芹菜、韭菜、葱色的春饼,会使人更加勤劳、聪明、长寿。即使没有春饼吃的人家也不必担心错过“咬春”,因为妈妈或奶奶会买几根萝卜让孩子生咬。

生萝卜有一股辛辣味能防寒祛邪。人们常说:“萝卜上市太医关门。”萝卜是的良也是好食材。

立春的到来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冬天的结束虽然寒意还未完全消散但春天已经近在眼前了

[如果您有关于立春或其他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