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节是几月几日(抛九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2025-01-2511:06:21常识分享7

今日佳节,时光荏苒,乃是三月十二日。

众所周知,此日为全民义务植树节,同时亦是我为自然种下一棵生命的特殊日子。

我植树时,也琢磨了一个数字游戏——拗数。

拗何数呢?拗九啊!农历计算,正月廿九的日子。

我们还是要对福州的朋友们说一句:拗九节快乐哦!

怀橘与蒸梨,各有其意;一盅枣粟,象征着双重的祝福。

年年如乌鸟反哺,此情此景在榕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清·叶梦君《孝粥》

拗九节,究竟如何“拗”法?

拗九节,乃是农历正月廿九的日子。据福州民间传说,正月初九为上九,十九为中九,廿九为后九,故此节又称为“后九节”。而在福州方言中,“后”与“拗”谐音。

“九”为数之极数,福州人传统观念中认为逢“九”不顺利。因此每年这天,年龄逢九或九的倍数的人都要过“九”。这里的“九”分为“明九”与“暗九”,即年龄中含有九的数字,如9、19、29等为明九;岁数是九的倍数如18、27等为暗九。而尊老敬老的节日就是为老人们而设。

在这一天,家庭会为亲人煮制特殊的“拗九粥”,并配以猪脚太平面,寓意着祈求平安度过“九”的门槛,除去晦气,交上好运。

拗九节从何而来?

拗九节,这个福州人特有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

其起源众说纷纭,但主要的流传说法有两个。一是与“目连救母”的故事相关;二是与“送穷”的习俗相关。但更为人们所接受的是前者,因为这代表着孝敬老人的节日。

关于这个传说的具体细节...

古时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在冥府救出他的母亲后,通过将一些食物的原料与糯米混合,做成特别的甜粥给她送去。因为们不相信这种看似黑的粥能食用,所以它才能成功送达目连的母亲手中。那天是农历正月廿九,恰逢目连母亲的生日或岁数在某个九字中... 此后便有了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拗九粥”,及与这有关的拗九节习俗。

有趣的版本背后却都有着共同点:那便是目连的孝心和节日里满满的爱意。

拗九节中的“掼九”习俗

在福州当地习俗中,已嫁的女子在拗九节这天必须回家探望父母并“掼九”。

“掼九”就是提着盛满拗九粥的容器回家看望父母。旧时使用的容器有容量较大的海碗或小钵。人们将粥上摆放出祝福的文字图案和搭配猪脚、线面等作为“孝顺粥”、“孝子粥”。如遇老人年龄逢明或暗酒数,“太平面”作为特别的祝福必不可少。

同时还有一首民间流传的《掼九歌》,表达了孝心和家庭的情感纽带...

拗九粥的烹饪秘诀

煮制拗九粥是福州人的一大传统技能。

要点记录:首先准备食材包括糯米、红枣、葡萄干等八种食材。先浸泡食材再蒸煮并加入红糖进行调味。整个过程需注意火候和搅拌的时机...

掌握了这碗粥的烹饪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