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姓,读音为zǎn,是一种常见的姓氏。和土族中均有人姓昝。
根据《郑通志》、《续通志》以及《清通志·氏族略》等史籍记载,昝姓的来源多种多样。
其一,据郑樵注解,何氏《姓苑》中提到了昝氏,为蜀地人士,且昝姓家族在太原、彭城等地都有分布。
其二,昝姓也源于古代的鲜卑族复姓。据《郑通志》记载,北魏时期的叱卢氏进入中原后改为昝氏。《魏书·官氏志》中也提到了昝卢氏改为昝氏的情况。
其三,土族中的昝姓与融入有关。传说中,宋代有两支藏族部落,其中一支操藏语,与土族共同生活在华热(湟水以北)地区,后来这支部落中的以部为姓,取“昝撒”之首音,谐音为汉姓“昝”。
其四,昝姓也可能由咎氏所改。这一说法见于《新纂氏族笺释》及《百家姓考略》。
地理分布:昝姓主要分布在太原郡和彭城郡等地。
太原郡设立于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治所位于晋阳(今太原市区西南汾水东岸);而彭城郡则是在西汉初年设立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昝姓人才辈出。《晋书》记载了昝坚为桓温部将的事迹;唐代有昝商担任博士;明代又有昝学易担任金溪知县等。清代还有藏族的昝天锡担任甘肃洮州土司等。
现今,河北、天津、山西、山东、陕西、甘肃、辽宁、湖北、四川等地均有昝姓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