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早强剂是一种特殊的外加剂,它能够增强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而对后期的强度发展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如果这种外加剂同时具备增强和减水的作用,那么它就被称为早强减水剂。
在建筑工程中,尤其是抢修工程和冬季施工时,早强剂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早强剂种类包括氯盐、硫酸盐、三乙醇胺以及以它们为主要成分的复合早强剂。
(1)氯盐类早强剂。其中,氯化钙(CaCI)和氯化钠(NaCl)是较为常用的品种。氯化钙能与水泥中的矿物成分或水化物发生反应,这种反应增加了水泥石中的固体成分,有助于水泥石结构的形成。它还能减少混凝土中的游离水,降低孔隙率,从而缩短水泥的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和抗冻性能。需要注意的是,氯盐的掺量必须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免对钢筋造成锈蚀。
(2)硫酸盐类早强剂。以硫酸钠(NaSO)为例,这种早强剂也被称为元明粉。它是一种白色物质,易于溶解在水中。当它被掺入混凝土后,会与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发生作用,生成硫酸钙。这种物质在混凝土中均匀分布,并与C3A反应,迅速形成水化硫铝酸钙,从而加速了水泥的硬化过程。
(3)三乙醇胺类早强剂。三乙醇胺(N(C2H5OH)3)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强烈的碱性,无毒且不易燃烧。它可以溶解在水中和乙醇中,并且不会对钢筋产生锈蚀作用。虽然单独使用三乙醇胺的早强效果并不显著,但当它与其它盐类组成复合早强剂时,其增强效果会得到显著提升。三乙醇胺复合早强剂是由三乙醇胺、氯化钠、亚硝酸钠和二水石膏等材料复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