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工资拆分是否真的能避税?专业人士:反而得不偿失!】据《工人日报》深入调查,现今有些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想尽办法通过工资拆分来调整社保缴费基数,并以此向员工宣传能为其“避税”,进而增加到手工资。有专业人士指出,这样的做法背后隐藏着诸多风险,劳工应该保持警惕。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合法的工资拆分是指企业将工资总额按照一定的标准分解为各项部分,以便于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和统筹。这些部分通常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金、加班费以及全勤奖等。而一些企业却采取了违规的工资拆分方式,即将工资总额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明面形式发放,另一部分则暗中进行,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避税和减少社保费用的缴纳。
违规的工资拆分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将工资拆分为现金和银行卡发放、通过外包劳务公司和本公司发放、通过工资卡和提供报销发放以及拆分给员工及其家属等。尽管这种方式可能在一时为企业节省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对员工而言却百害而无一利。
专家指出,工资拆分后,不仅可能导致员工的“五险一金”等福利待遇受损,而且在被监管部门发现后,企业还将面临重罚。更有甚者,拆分后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可能会比实际降低40%至60%,这意味着劳动者的多项待遇将受到严重影响。
广大劳动者应提高警惕,充分了解工资拆分的利弊。也希望企业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要采取违规手段来降低用工成本,以免给员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