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什么意思 大寒的含义

2025-01-2605:49:10百科知识0

大寒,寓意着寒冷至极的天气。《授时通考·天时》中引述《三礼义宗》所述:“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之后,故称大寒……寒气之极逆,故名大寒。”简单来说,大寒之所以在农历十二月中紧随小寒之后,是因为它进一步体现了小寒的寒冷。当月初时寒气尚小,但到了月中,寒气愈发强烈。寒潮频繁南下,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严寒的时刻,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景象随处可见。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过了大寒就是立春,象征着冬去春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即将开始。此时也正值农历岁末,民间有“过了大寒又是一年”的说法。在古人眼中,大寒后的冬闲时期给予了他们充裕的时间来辞旧迎新,因此形成了许多传统习俗并流传至今。

一、喝腊八粥

今年的大寒恰逢农历腊月初八。在我国北方,腊八节拉开了过年的序幕。喝腊八粥是腊八节的传统习俗。这种粥以传统食材如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等为基础,再加入红枣、莲子、花生、桂圆以及各种豆类如红豆、绿豆、黄豆、黑豆等。

据《燕京岁时记》记载,腊八粥的制作材料包括黄米、白米、江米等,再点缀以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等。与单一的大米粥相比,腊八粥的食材更加丰富,不仅口感丰富,还能提供多种营养素。其中的豆类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与谷物搭配起来形成有效的营养互补。

熬制腊八粥简单易行,但需注意不要加食用碱,以免导致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流失。

二、食糯

食糯即食用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食物。糯米因其香糯黏滑的特性而成为制作黏性甜品的主要原料,如粽子、年糕、糍粑、汤圆等。这些传统美食深受人们喜爱。

糯米含有较高的淀粉及7%左右的谷物蛋白质,还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由于糯米的血糖生成指数较高,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应适量食用。糯米常搭配高油高糖的烹饪方式,因此每次摄入不宜过多。

三、尾牙祭

尾牙祭是我国南方一些地方特别是闽南地区的传统习俗。尾牙祭是年度最后一个祭拜土地公的仪式。在古代,每月的初二和十六日人们会祭拜土地公神以祈求丰收和家宅平安。尾牙祭的聚餐是全家人围聚在一起的重要时刻。

按传统习俗,润饼和刈包是尾牙祭的主要食物。润饼是一种类似春饼的卷饼皮食品搭配多种食材食用;刈包则类似于肉夹馍的一种包裹三层肉和蔬菜的食物。还会准备白斩鸡、海鲜等其他食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常将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融入其中。

随着大寒的到来春回大地的日子也不远了。过完大寒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万物更新大地回春相信新冠病毒的阴霾终将散去让我们期待春暖花开之际一切美好都将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