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真的将赞美之词视为不洁之物,是否将其过度地解读为虚伪的象征?这真的是事实吗?
我时常思考那些习惯用言辞表达赞美的人,他们的内心是否真的苦涩。基于我对人性的理解,没有人天生喜欢去奉承他人。在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深层的利益权衡?人们往往又是喜欢听悦耳之言的生物,尤其是面对赞美时,很容易沉醉其中,以至于迷失了真实的自我。
正如王朔所言,赞美之词仿佛是一种心理上的瘾,就像电脑预设的程序一样。一旦开始赞美,就会持续下去,直到心中的重负得以放下。这赞美或许带有一种症的色彩。记得一次在文学交流平台上,我指出了某篇文章的不足,却遭到了众人的猛烈批评,最终我无奈地选择了离开。
我周围有两位男士,他们的赞美之词却让人感到如沐春风。
其中一位便是刘小宝,他在城市的小巷里经营着一家小吃店。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眼袋深陷,皮肤松弛。从远处看,他的形象仿佛是一尊宽怀的弥勒佛。
刘小宝经常参与各种聚会,无论是名流显贵还是市井人物,常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起初我不解其因,后来我明白了,因为他总是不离口地表达赞美。听到赞美的人心生欢喜,或高涨、或酒量大增。人性的弱点使我们喜欢听好听的话,很少有人厌恶赞美之词。
记得那段时间我情绪低落,如墨水般渗透了我的生活。我在电话簿中寻找朋友倾诉,最终选择了刘小宝。他仔细观察我后,认真地说我看起来印堂发亮,好运即将来临。这番话让我心情大好。果然,随后我的生活开始顺风顺水。刘小宝就像一位安慰的天使,他的赞美之词成为了我心灵中的鸡汤。
我从中领悟到一个道理:许多时候我们的情绪困扰就像鬼魅般存在,其实很多都是我们自己想象中的恐怖所造成的。事情往往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糟糕。后退一步,便会发现海阔天空。我感谢像刘小宝这样的朋友,他们的赞美之词对我来说是一种鼓励。
曾有人对我言及刘小宝,说他不过是为了在社交场合讨得一杯酒喝的小角色。但那次我为他辩护:“小宝是一个内心善良的人,他让大家感到快乐,珍惜友情,这有什么不好呢?”那人只好离去。
还有一位朋友老牟,是我爬山时偶遇的。那天我在半山腰遇到他,满头大汗。他递给我水并称赞我体格。我们因此成为了朋友。老牟也是一位经常用赞美之词的人。
老牟的职业是工厂的保安。我们的对话中我曾问及他长期使用赞美之词是否会使舌头感到苦涩。他告诉我他这样说话的习惯是因为要照顾年迈的母亲。老牟告诉我从小母亲育他们要对人多说好话。尽管生活艰辛但要对人宽容。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行走,无论是真诚的赞美还是出于善意的奉承都如同贫瘠土地上绽放的花朵一般美丽。愿我们的言语之间不要成为心灵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