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序、严节——冬日的诗意雅称
当你吟咏诗篇,是否曾深思其内在的涵义?特别是在古诗词中,对于冬天的描绘,先人赋予了其多种寓意深长的称谓。
冬天,在古诗中常被美称为严冬、清冬、穷冬等。那么,何为三冬、九冬呢?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索冬天的十二种诗意雅称。
三冬
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此三个月合称为“三冬”,意指整个冬季。如唐代杜甫的《遣兴五首之二》中便有“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之句。
九冬
冬季历时三个月,共九十天,故冬季又别称“九冬”。南朝沈约的《夕行闻夜鹤》中便有“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之句。
严冬
“严”字有“程度深”之意,故“严冬”便成了指代极其寒冷的冬季的代名词。唐代僧贯休的《塞下曲》中的“严冬大河枯,姚去深击”便是其例。
清冬
冬天万物凋零,天地间呈现一片清寒之景,故称之为“清冬”。唐代诗人皇甫冉的《冬夜集赋得寒漏》一诗中就有“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之句。
玄冬
“玄”字代表黑色,“玄冬”因北方冬位其色为黑而得名。东晋张望的《贫士诗》中便有“炎夏无完服,玄冬无暖褐”之句。
穷冬
因冬季为一年之中的最后一个季节,故有“穷冬”之称。唐代黄滔的《送友人游边》诗中的“关河初落日,霜雪下穷冬”便使用了此词。
穷阴
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而冬季又是岁末,因此称其为“穷阴”。白居易的《岁晚旅望》中便有“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之句。
北陆
<隋书·志》载:“日循黄道东行,行东陆谓之春……行北陆谓之冬”,北陆即指太阳冬季所在的方位,后亦代指冬天。西晋张载的《七哀诗二首》其二中便有“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之句。
玄英
<尔雅·释天》云:“冬为玄英”,故后人用“玄英”代称冬天。唐代魏征的《道观内柏树赋》中的“涉青阳不增其华,历玄英不减其翠”便使用了此词。
玄序
“玄序”是以“玄”代表冬季之色,“序”代表季节而得名。唐许敬宗的《奉和守岁制》诗中就有“玉佩移玄序,金奏赏彤闱”之句。
严节
此词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坚贞不屈。如梁代任石的《赠徐征君》诗中便有“何以表相思,贞松擅严节”之句。
岁馀
古人读书重视“三馀”之时,其中冬天被视为岁之馀。这代表冬天是读书的好时节。《汉书·东方朔传》中记载了东方朔自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这句话体现了古人对冬天读书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