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的意思 天意怜芳草人间爱晚晴的意思

2025-01-2616:04:32百科知识0

大家好,我是古韵解读君,时常为您解析古诗的魅力,带您领略古诗的深邃之美。

前几日,我们在解读李商隐的《嫦娥》时,探讨了类比这一文学手法的巧妙运用。类比,如同借物写人,需找到物与人的共同特点。

今天,我们再来品味李商隐的另一首诗《晚晴》,看看他是如何巧妙地在诗中两次运用类比的。

请看原诗: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干后,归飞体更轻。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写作背景:

自开成三年(838年)起,李商隐因故陷入争的狭谷,一直受到排挤。当他继宣宗继位、牛把持朝政后,更是处境艰难。后来他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得以暂时摆脱争的漩涡。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现在我们来逐句分析:

  • 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这里描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幽静与清朗,也透露出他居住的地方较高,可以俯瞰城池。而“春去夏犹清”则点明季节,为后续的描述定下基调。

(1)深居: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宅”,而是指住处幽深静谧。

(2)俯:表明居住的地方较高,有居高临下的感觉。

(3)清:指夏日的清爽之气。

  • 2、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这两句情感深沉,将天与人联系起来。

    (1)怜:赋予天意以情感,表现出天意也怜惜这幽暗处的小草。

    (幽草:隐喻着诗人自己,生活在幽暗环境中的小人物。

    (2)晚晴:既是天气的转变,也隐喻着诗人生活的转机。

    通过这两句诗,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将自身的感情与天意、幽草联系在一起,运用类比的手法,将复杂的情感通过具体的景象表达出来。

  • 3、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这两句直接描绘了晚晴的景象,高阁更加遥远,小窗因夕阳的余晖而透出光明。一个“并”字,加深了诗人对这美好景象的感慨;而“微注”则细腻地描绘了夕阳的柔和。

  • 4、越干后,归飞体更轻。

这两句以越鸟作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轻松的向往。经晒干后,鸟儿飞翔更显轻快,这与诗人脱离争、获得暂时的宁静的心情相呼应。

全诗感情脉络梳理:

诗人通过描述环境触感;接着,通过天意怜惜幽草表达自己的庆幸;然后,通过描绘晚晴的美景表达愉悦之情;以越鸟作比,表达高兴与轻松的心情。整首诗情感层层推进,借景抒情,运用了类比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