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汇聚着千年风雅的篇章中,附以精妙绝伦的插图。
见面情犹在,呼儿问苦辛。
心存内疚意,不敢谈风尘。
节选自清代蒋士铨的《岁暮到家》。
家,那是情感的归宿,无论经历了多少的风吹雨打,岁月的车轮如何辗转,只要想到家的温暖和母亲的依靠,心中的愁苦便会烟消云散。
母爱,如大地般辽阔,如海洋般深邃。
我们能在尘世中稳步前行,不因困顿而踉跄,皆因有母亲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与付出。
我们为母亲所做的,却常常寥寥无几。
正如诗人蒋士铨所言:心存内疚意,不敢谈风尘。
我仍记忆犹新,外婆离世时,母亲抱着我,坐在院子里,望着遥远的星空,低语道:“孩子,妈妈失去了自己的母亲。”
每念及此,便觉得眼眶一热,心中微微一痛。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唯恐迟迟归。
摘自孟郊的《游子吟》。
孟郊,46岁得中进士,欣喜若狂之际,未曾忘记母亲的。他东归故里,以告慰母亲。五年后,在母亲的鼓励下,他赴洛阳任职。虽不高,但母亲为此感到欣慰。于是孟郊写下了这首传颂千古的诗篇。
西汉亦有关于母亲的佳话,“孟母三迁”的故事传颂千古。孟郊的母亲如同孟轲之母一般伟大,倾注了一生的心血于孟郊身上。
母爱总是如此伟大与无私。
比林中乌与鹊更情深,母爱如初生雏鸟伴雌鸟。
园中桃李花落去,枝头仍见昨日果。
引自白居易的《母别子》。
白居易孝顺且才情横溢。因战乱5岁随母迁居符离,在母亲的教导下成才。虽与青梅竹马的恋人因母命未能共结连理。然而白母担忧白居易的仕途受阻而阻拦了这段姻缘。由此可见白居易对母亲的孝顺与听从。
后来白居易将母亲接到长安居住。白母赏花时失足落井不幸离世。此事令白居易深感愧疚并因此被贬江州。
多年后喜得外孙女时白居易写下诗句:“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可见白母对白居易的深入人心。
世间父母之爱最真挚,融入儿女身。
竭尽心力终为子,天下父母心可悯!
慈禧《祝母寿诗》。
慈禧太后在其母六十大寿时不能亲至祝寿感到深深愧疚于是作诗寄托心愿“竭尽全力终为子...”道出了世间父母的深情厚意也成为了传世之作。
古稀之年七十方为寿人生若能常伴父母身旁那便尽量多尽孝道吧!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的憾事。
愿天下母亲都能福寿安康享受一个舒心安逸的晚年。
如霜打的芦花泪湿衣襟白发人已无依柴扉旁。
昔年五月黄梅雨季曾典袈裟为买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