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稳定程序的一些理解
谈及车辆安全技术,电子稳定程序(ESP)总是被频繁提及。实际上,不同汽车厂商对其命名有所差异,如丰田称之为VSC,本田为VSA,宝马则为DSC。而在国际上,通常将其统称为ESC(电子稳定性控制或稳定性控制)。尽管国内普遍习惯称呼其为ESP,这可能源于其深入人心的普及度。在此,我们采用国际通用的称呼——ESC。
ESC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主动安全配置,其出色的表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发生,因此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备受赞誉。国内的部分媒体、车迷及车主对ESC的功能有所神化。事实上,ESC并非万能,有时过度依赖它甚至可能导致意外。
曾几何时,保时捷Macan在麋鹿测试中失利。保时捷的操控性和行驶稳定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何会出现测试失败呢?Consumer Reports的测试结果揭示了原因——正是由于ESC的介入导致了失败。另一个例子,“汉兰达爬坡门”事件也可能与ESC的干预有关。当车辆在土坡上稍有打滑时,ESC会立即介入制动并限制动力输出,导致车辆无法前进,而非“打滑失控”。
ESC作为一款电脑程序,通过收集传感器数据来计算车辆状态并决定是否需要介入。其工作核心可概括为两点:一是通过制动部分车轮来减速并使车辆重回可控状态;二是在转弯过猛时制造转向不足以避免失控。在某些极端情况下,ESC可能会使车辆在避让障碍物时产生转向不足,导致无法成功避让。保时捷Macan的麋鹿测试失败正是这一原因。
在极端情况下,虽然ESC的目的是防止车辆打滑并保持可控,但有时这可能导致车辆以一种“可控的碰撞”方式应对。真正的行车安全还需要依靠驾驶者的规矩驾驶。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变线驾驶、转弯减速和做好预判等都是确保安全的关键。实际上,对于那些真正理解行车安全的人来说,他们不会给ESC启动的机会。
ESC作为一款电脑程序,其计算过程基于厂家的预设标定。每款车的行驶和操控特性都不同,因此其对应的ESC标定也各不相同。标定过程需要大量的工程师进时间的测试,这是一项耗时耗力的任务。这也让人们对某些车的ESC标定过程感到担忧——如何进行标定?是否只是简单地运行一个程序并随意进行标定?这样的ESC效果如何让人不捏一把汗。
最后再次强调,懂行车安全的人知道,任何安全配置都不如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来得实在有效。我们每天都会推送最新的实用汽车资讯,欢迎加入我们,一同学习更多关于行车安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