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表达了什么

2025-01-2619:29:24生活经验0

近日,我偶然观赏了昆剧《牡丹亭》。对于昆剧的认知,我仅止于一些表面的理解——缠绵婉转、柔曼悠远,且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视觉/图)

当我坐在大礼堂二楼观赏《牡丹亭》时,虽然距离稍远,但内心的体验却十分深刻。回想起自己过去对昆剧的认知,不禁让我对它产生了更多的兴趣。《牡丹亭》这部作品,我曾有幸读过。汤显祖的才华令人折服,他的想象力大胆丰富,他的浪漫和理想令人心动。同为杂剧家的吕天成对他赞不绝口,称之为惊心动魄,创新不断,真是千古绝唱!而明代戏曲理论批评家沈德符也感叹道,《牡丹亭梦》的演出使得《西厢》的价格都降低了。从这些评价中,我们可以窥见《牡丹亭》当年的盛况。

观赏时,我专注于戏文的细节。不仅仅是听那婉转的唱腔,更是细心观察着演员的服饰、神情以及体态。尤其是那些细微的表情和动作,往往能流露出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比如杜丽娘那少女般的娇憨与动人的情态,她那轻盈的莲步挪移,以及罗裙下偶尔露出的红绣鞋都让我印象深刻。初次见到那大红绣鞋时,我觉得有些突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理解并接受了这种搭配的巧妙之处。一位正值青春的娇娃,深闺在春色中流露出内心的荡漾——“不到园林,怎知这春色如许”。除了戏文中的唱词,她的内心情感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表达呢?这双红绣鞋在素雅的罗裙下偶尔露出的春光,正是一种精心设计的细节处理。

尽管距离较远,无法看清所有细节,但大致的表演已经足够令人着迷。戏词写得极好,“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些词句让我回想起年少时读到的情景。当时的我正值豆蔻年华,站在斜阳下的田畴之外,心中百转千回。汤显祖的词句仿佛说出了我心底的私房话,让我既惊讶又感叹,既有喜悦又有忧愁。看着杜丽娘娥眉婉转、风姿楚楚的样子,我不禁想到光阴的流逝、红颜的易老以及知己的难求。这些情感让我心碎肠断、清泪长流。

“惊梦”一场戏中,柳梦梅与杜丽娘一见钟情、情意绵绵。梦醒后杜丽娘因相思成疾、终至为情而死的故事情节让我感叹不已。汤显祖在题记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种真挚的爱情或许只适合在戏剧中展现吧?抑或是只存在于梦境之中?与现代两爱的脆弱和草率相比,《牡丹亭》中的爱情真是云泥之别。

看完戏后已是夜晚时分。天空中有淡淡的浮云和如白莲般的月亮。月光洒在人间,虫鸣唧唧、夜露微凉。这的园子虽不似江南园林那般春色撩人但它的月亮是否也曾见证过杜丽娘的相思之情呢?

付秀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