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苹果公司再次更新其产品阵容,发布了备受期待的AirPods Pro。新设计的入耳式耳机与久负盛名的降噪功能相结合,然而其价格也提升至了1999元,与第二代AirPods的定价相距近500元。通过详细比较两者的规格和特性,我发现这微小的差距确实蕴明显的价值差异。
相较于前代产品,AirPods Pro在设计上做出了显著的调整。新款采用了简洁的白色入耳式设计,尽管长度较前代稍短(30.9mm对比40.5mm),但其重量(5.4g)和宽度(21.8mm)则有所增加。它的充电盒设计也更加紧凑,但仍然在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中显得相对苗条。
为了确保佩戴的舒适度,AirPods Pro提供了三种不同尺寸的硅胶耳塞,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耳腔。其内置的“通气系统”能有效平衡耳内外的压力。苹果详细描述了这些锥形设计的耳塞如何完美贴合耳形,让耳机稳固地保持在耳中。这种设计让佩戴者在享受音乐的几乎感觉不到耳机的存在。
相比之下,第二代AirPods采用的半开放设计虽然能避免“胀耳感”,但却不太容易适应每个人的耳朵。不少用户因为AirPods容易掉落而放弃使用。由于缺乏物理降噪和声波抵消技术,其降噪效果并不如预期的那样出色。
在AirPods Pro上,我们看到了降噪功能的实际应用。除了入耳式设计的物理降噪外,它还具备主动降噪功能。外向式麦克风会检测并消除外部的噪声波,而内向式麦克风则会监测并抵消多余的声波。与市面上的其他降噪耳机一样,AirPods Pro也支持模式切换,让用户能在“降噪模式”和“通透模式”之间自由切换。
AirPods Pro的交互方式也有所升级。与前代产品不同,其控制方式已从耳机本体转移到耳机柄的力度感应器上。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播放/暂停、接听电话、跳曲等操作。
尽管降噪功能带来了一定的电量消耗,但AirPods Pro仍能提供长达24小时的聆听时间,并支持快速充电功能——充电5分钟即可获得额外的1小时播放时间。
在音频性能方面,AirPods Pro也有显著的提升。其定制的高振幅、低失真度扬声器驱动单元能带来浑厚的低音表现。内向式麦克风和H1芯片的配合也优化了音频输出和声级控制。通过扩大麦克风网状声孔的设计,也增强了风噪环境下的通话清晰度。
值得一提的是,AirPods Pro还达到了IPX4的抗汗抗水等级,为运动和日常使用提供了更高的耐用性。而前两代AirPods则没有这样的等级认证。
最后总结一下AirPods Pro与前代产品的不同之处:
1. 全新的入耳式设计和更佳的音质表现;
2. 支持主动降噪功能和模式切换;
3. 舒适度和耐用性的提升;
4. 更多的手势控制和交互方式;
5. IPX别的抗汗抗水能力;
6. 虽续航稍弱但支持快速充电和长久的聆听时间;
7. 随附的闪电转U-C连接线;
8. 兼容性方面支持更新的iPhone机型;
9. 定价相对较高但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