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记得,在千禧年代之际,那股风靡一时的电视电话点播热潮?
当时,虽则手机开始普及,但仍是高端产品的代名词,远未达到如今普及的程度。座机则依然是乡村家庭的主流通讯设备。到了2000年后,每家每户几乎都装上了座机,可谓全民通讯的标志。电视台亦推出了一系列新颖的点播节目服务,其目标客户群广泛,涵盖了、青少年及儿童。
“互动点播”频道异常火爆,时常有人等候点播,甚至出现多次无法接入的情况。这无疑为电视台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这些点播服务主要由地方频道提供,他们将电影、动画、电视剧等作品剪切成数分钟一段的片段供观众选择。像MV这样的短片,则可以完整观看。各地区的“互动点播”费用各不相同。
在我们这个小县城的地方台,最初点播一次需要八块钱,一年后因竞争而逐渐降价。那时,八块钱的的概念是什么呢?我们这里一份米粉或面条大约1.5元,可以买来吃个饱。而肉价则在五六块一斤左右。也就是说,点播一次节目,相当于消费了一斤半左右的猪肉。
尽管价格不菲,但总有一些热心的观众愿意为点播节目“砸钱”。
你还记得当年最受欢迎的点播节目有哪些吗?
无疑是动漫、流行音乐MV、搞笑片段、周星驰电影等各类娱乐内容一应俱全。从那时起,动漫爱好者纷纷入坑,日本热门动画被追捧。地方台对内容尺度并无严格限制,甚至的港片也有。
小朋友也是“互动点播”的主要客户群。他们拿起座机,不顾可能产生的高额电话费,点播自己喜欢的动漫。在那个时代,我们在点播平台看完了不少的。
点击量高的动漫作品众多,包括《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等经典作品。许多人在这些平台中接触并爱上了经典日本动画。
当时的农村地区,有线电视刚兴起,而有线频道仍以地方频道为主。估计许多人与我一样,通过“互动点播”接触到了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日本动画片。
那时,《猫和老鼠》配以各地方言的版本非常受欢迎。其中,我们这里的四川方言版《假老练和风车车》每次播放都让人惊喜万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灌篮高手》的连续点播。即使中间被打断,观众也会继续点播,硬是将长篇动画通过片段看完,让人感动不已。
韩流在当时也正兴盛,HOT和SES等韩国顶级组合的MV被反复观看。他们的劲歌热舞吸引了众多观众,非主流文化的盛行与韩流的侵袭息息相关。
电视台还推出了有奖竞猜节目。记得有一次,我家长辈自信满满地认为找到了捷径,结果却被套路了,电话费完才发现上了当。可见电视的套路之深。
在那个时代,电视电话点播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集体记忆。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风情。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