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之“带”字详解
自在老蛙
2022年3月28日
在探索《兰亭序》的临习过程中,我逐字分析,每一笔都体现了我对它的理解与体验。尽管有人认为这样的学习方法显得笨拙,但我认为,任何艺术的精进都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
或许有些大师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过于刻板。对于我来说,这种方法却是行之有效的。我十分欢迎各位大师能为大家深入解读《兰亭序》,让更多人受益。
我所用的这种学习方法,其实并非我的独创。早在山西,有一位草书大师林鹏,他早年临习《兰亭序》时,一个字都要临摹几百遍,最终成为一代大师。这也证明了这种看似笨拙的方法其实颇为有效。
当你在用这种方法临摹到大约一百个字时,你会发现自己有了明显的进步。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今日,我们来详解“带”字。
先观察原帖:
再看我个人的临习作品:
请先对比原帖,检查我的临帖作品中哪些部分与原帖相似,哪些部分有待提高。这一比较的过程,其实就是你深入观察这个字的过程。
一、论结构法
1. “带”字上方的部分,虽无特定名称,我们暂且称之为四竖部分。未简化的“带”字四竖更为明显。这四竖与下方部分的比例约为二比一,掌握好这个比例,这个字的结构就基本稳定了。
2. 还有一个比例关系需要注意。通过示意图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一关系。这样的比例关系使得字的结构更加和谐。
3. 竖画应居中,但左侧略宽于右侧,这样的设计赋予了字动感。
二、谈笔法
1. 横画的笔法是顺锋轻起,转向右下轻顿后上行。特别要注意收笔时直接停笔收笔,没有刻意回锋。这种笔法常用于行书书写中,速度较快。
对于上面的四个竖画,其笔法也各具特色:
a. 第一笔顺上轻起后向右下顿笔再向下运笔收笔;b. 第二笔左上顺锋起笔后渐重按笔向下行笔;c. 第三笔左下顺锋轻起后经右下顿笔、右上回锋收笔;d. 第四笔左下顺锋轻起后重顿左行并顺锋出锋收笔。
这四个竖画的不同起笔方法使得字更加饱满丰富。
宝盖头的笔法也十分明显:左竖顺锋起笔后按顺序行笔;横画则从右上夸张地起笔并转右下顿笔再向右行笔;横钩的写法则与常规不同,它先顿笔后向下行再向左出钩,形成了一个横折钩的笔画。
“巾”字旁的写法也有其特点:左竖与宝盖头左竖相同;横折钩的写法中提到了三个动作;中间竖的写法则是顺锋轻起后顿笔再向下行并出锋收笔。
请仔细分析我的临帖作品,哪些笔画处理得较为得当,哪些部分还需进一步加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