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说“白露种葱,寒露种蒜”,不过因地域差异,各地的气候也大相径庭。比如海区域,有许多人知晓并采用“种蒜不出九,出九必独头”的说法。尽管此谚语原意并非针对秋季大蒜,而是关于春季种植,但当地农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使其非常贴切。正如一位种植户所说:“八月早种,十月稍晚,九月正是种蒜的好时机。”这既有利于大蒜出苗,又能避免植株因过度生长而遭受冻害,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大蒜的丰产并不仅仅取决于种植季节。科学施肥同样至关重要。传统的大蒜种植者明白,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与大蒜的高产有着密切关系。在化肥未广泛使用之前,农家肥是主要的施肥方式,每亩约需3吨。随着化肥的普及,与农家肥结合使用后,大蒜产量有了显著提高。
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家肥的使用逐渐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却急剧增加。蒜农们逐渐发现即使化肥使用量增加,产量却遇到了瓶颈。农技专家解释说,在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虽然活跃的氮元素和钾元素易于流失,而惰性的磷元素却不容易被充分利用。过多的磷元素无法分解,会导致土壤板结,同时还会固定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导致大蒜生长不良。
为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方法是要大量补充有机肥料。合理施用氮磷钾复合肥的科学补充中微量元素肥,并大量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中的生物对土壤中的氮磷钾具有固氮、解磷解钾的功效。
那么,面对如今市场上袋装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的选择,蒜农又该如何科学施肥呢?
可以充分利用猪粪、鸡粪等动物粪便。这些粪便不仅价格低廉,而且营养丰富,缓慢释放且肥力持久。它们能为大蒜提供均衡营养,同时提高化肥的肥效。但使用时需注意,未充分腐熟的粪肥可能会造成减产,因此必须确保其充分腐熟后再进行撒施。
对于购买粪肥不便的农户,可以选择市场上售卖的袋装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对于高品质的有机肥,虽然价格较高(每袋80斤约100元以上),但若合理使用,积累多年后对改善土壤仍有很大帮助。有经验的种植户通常会采用有机肥与生物菌剂结合的方法。
化肥的使用不应滥用但也不应被妖魔化。合理使用化肥仍然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途径。种植大蒜时,氮肥需求量最大,钾肥次之,磷肥最少。选择氮磷钾复合肥时,应购买适合大蒜的比例。底肥不宜过多,特别是在缺少有机质的田块,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同样关键。还需注重各个生长关键期的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