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愿景与远景的内涵相通,都是对美好未来的生动描绘,是企业倾力追求的理想图景。它解答了“我们欲达何境地”的问题,通俗来讲,这就是企业的梦想。
愿景如远方的明灯。在企业没有愿景的情况下,团队便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愿景实际上界定了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走向,揭示了企业未来五年、十年、将要成就的蓝图,为全体员工提供了前进的指引。
段永平先生曾言:“无愿景的企业易陷于短视,往往因眼前利益而,最终影响企业寿命。”这一观点在《雪球特别版段永平投资问答录(上册·商业逻辑篇)》中得以体现。
使命与愿景,二者均指明方向。使命明确了当下的业务核心,即“我们是谁?”它如同一把指南针,确保在实现愿景的征途中,沿着正确的路径前行。
而愿景则描绘了长远的发展图景,回答了“我们欲成何状?”的问题。它如同一座灯塔,为照亮前行的道路,引领成员共同追求同一目标。
愿景是企业的希望蓝图。没有愿景的企业,团队难以展望未来。许多人在选择工作时,除了考虑薪资外,更看重公司的发展前景。例如,童文红女士在阿里巴巴的成长历程,正是对有前景公司的最好诠释。
愿景更是团队的奋斗动力。缺乏愿景的企业,团队便失去斗志。愿景具有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作用。如果把企业比作个体,那么企业的愿景便是那个个体的梦想,“每天唤醒我们的,是梦想而非闹钟”。
前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强调:“明确共同的愿景是杰出团队的显著标志。它是发展的驱动力,是全体成员个人愿景的融合,是真挚追求的愿望。”在《经营方略(升级版)》一书中,他对此有详细阐述。
综上,无论、或企业,都应有其愿景。无论企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高层管理都应投入时间和精力,为企业描绘一个美好的未来。
有些企业似乎已无需外部的愿景激励。布衣公子认为,这些企业因卓越而自信,使命或许已足够激励他们。如华为及汇川技术等公司,虽未明确表述愿景,但它们的使命已包含了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
以华为为例,其使命与所谓的“愿景”合二为一:“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同样,汇川技术的使命也突显了其追求工业文明、共创美好生活的理念。
无论是明确的愿景还是融合了愿景的使命,核心都在于为企业和团队指明方向、提供动力。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那个共同的、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愿景与使命如同灯塔与指南针,引领企业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