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健委发布了新版《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您的宝贝是否达到了身高的标准呢?快来对照一下表格中的数据吧。
以下是7-18岁儿童及青少年身高、体重的百分位数值,包括女性和男性的数据。
在提供的表格中,孩子的身高在P3至P97之间都被视为正常范围。其中,P50代表中位值,而P25至P75则代表大多数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中等水平。若发现孩子的身高高于P97或低于P3,则可能表示身高增长过快或过慢。
01 关于孩子不同时期的身高发育
孩子的身高发育受到遗传、营养、环境、疾病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速度也有所不同。目前,孩子的体格生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3岁以内:快速生长期。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生长速度通常约为25厘米左右;第二年的身高增长则可达10厘米。
2. 3岁至青春前期:平稳生长期。这个阶段的年身高增长大约在5-7厘米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有所不同,女孩通常在9-10岁左右,而男孩则普遍在11-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是的出现,如女性发育和男性容积增大等。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性早熟或体质性青春期延迟等可能导致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提前或延后。
世界卫生(WHO)发布了亚洲人最新的身高预测公式,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孩子的成年终身高:
男孩成年终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7.5(厘米)
女孩成年终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7.5(厘米)
02 如何有效促进孩子长高
一、饮食方面
合理摄入钙质是促进孩子长高的关键。其中,奶制品是优质的钙源。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需要摄入不同量的奶制品,如6~12个月婴儿每日奶量应达到600~800ml,而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每日奶量也有相应的推荐值。豆类食品也是钙的丰富来源,且吸收较好。
蛋白质和维生素D的摄入也对孩子长高有重要影响。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以及皮肤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免疫调节。儿科学会建议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而《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的维生素D摄入量为400IU/天。
二、运动方面
学龄期儿童每天应进行20分钟至1小时的运动,如跑步、打球、跳绳、游泳等。运动前应有5-10分钟的热身时间,以调动肌肉活性并避免运动拉伤;运动结束后也需进行相应的拉伸放松。对于缺乏运动的孩子,应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三、睡眠方面
长高的关键时间点是在晚上九点至十点入睡。也要注意午睡的时间和时长,避免过长的午睡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