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我国西北部的可可西里,是广袤无垠的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常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整个自然保护区的代称。尽管这两个概念有所区别,但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差异,这片区域因其险峻的环境而被人们称为“禁区”。
那么,这片被冠以“禁区”之名的地带,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恐怖与危险?里面又有什么令人胆寒的生物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在2020年,一位不慎闯入可可西里的女大学生,最终在自然保护区的清水河南侧无人区被发现,她的随身物品散落一地。现场勘查中还发现了骨骼,经DNA比对确认身份。
还有一位来自河南的95后小伙李凯洋,他在骑行探险时误入禁地。在经过两天的艰苦跋涉后,在109国道北约12公里的一处积水潭内发现了已故的小伙。这些事例警示我们,并人都能踏足这生命的禁区——可可西里。
尽管可可西里自然风光无限好,但却是人类难以涉足的禁区。一旦踏入这片无人区,你必须明白,前方的路或许会中断,且无法回头。
我国对此有严格的规定:禁止任何人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禁止在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非法穿越至可可西里等级自然保护区。这表明了对这片区域的严格控制。
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恐怖源于其极端的气候条件和生物种群。这里的气候高寒、干旱,年均温度在-10.0℃至4.1℃之间。这里还生活着大量野生动物,其中不少具有致命性。
首先,可可西里地区的极端气候条件是生存的巨大挑战。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如果没有充分准备,不仅可能被饿死,还可能因寒冷而丧生。
其次,这片无人区的生物种群也是恐怖的来源。由于缺乏人类干扰,这里成为了生物的天堂,拥有高达230多种野生动物。
据资料显示,这里有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野生动物。有蹄类动物常群居活动,种群密度大,数量多。若人误入其中且无接应条件,很可能会成为猛兽的猎物。
在这片无人区中,最令人胆寒的生物众多。例如棕熊和猞猁等都是强大的战斗生物。在食物紧缺时,常能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搏斗。而最令人担心的可能是狼群。
狼是可可西里无人区中最为凶猛的物种之一。它们通常以活动为主,小的有20到30只狼,大的可达百余只。狼群还有“分层”机制和“统领”。面对狼群攻击的猎物几乎无计可施。
狼的身体轻捷且有力、奔跑速度快、耐力强。即使跟猎物的距离长达200多公里也能追踪猎物。它们采用跟随、、追逐、突袭等方式攻击猎物,即使是比自己大几倍的动物也难以抵抗它们的。
在可可西里无人区中,人若遭遇饥饿的狼群攻击则生存机会渺茫。这也是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可怕之处。对于喜欢探险的人而言切记不要冒险闯入禁区以免有去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