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丫鬟婆子们对黛玉的称呼是亲切而恰当的“林姑娘”。而对于宝钗,虽然有些许不同的叫法,但以袭人为首的丫鬟们却习惯称她为“宝姑娘”。
“林姑娘”的称呼清晰易懂,因为黛玉的姓氏即为“林”,这样的称呼合乎情理。然而对于宝钗,尽管她不姓“宝”,但“宝姑娘”的称呼却广为流传。这究竟是为何呢?
在古代社会中,未婚姑娘的闺名是被视为极为且神圣的,轻易不可被外人知晓,随意叫出名字更是一种冒犯。在贾府这样的贵族家庭中,礼节尤为严格。长辈之间或者私下同龄人之间称呼名字显得亲近,然而对于小辈和丫鬟们而言,这样称呼则是失礼的。
尽管如此,像袭人这样的丫鬟却大胆地称呼宝钗为“宝姑娘”,这种行为显然是不合礼仪的。在古代社会,名字的叫法也有着严格的规范,比如黛玉在写到自己母亲的名字时,会特别避免直接写出,而是用其他方式代替。这便是避讳的体现,对于尊贵的人、长辈或的名字,更是需要避讳。
宝钗身边的丫头黄金莺,因为名字中的“金”字与府中的“金玉”之说相关联,便隐去了名字中的一部分,只被称为莺儿。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名字的尊重和避讳之风。同样地,黛玉因名字中有个“玉”字而避讳,除了贾母之外,其他人都不敢直接称她为“玉儿”。
再观宝钗,虽然她的“宝”字与宝玉的名字有所重合,但薛和王夫人却偏爱称她为“宝丫头”,丫鬟们也跟着这样叫。这种称呼看似拉近了与宝玉的关系,实则却有些不妥。毕竟在古代社会,姑娘家的闺名是不宜被外人知晓的。
贾母作为府中的权威人物,虽然对这种称呼没有明确反对,但她在交代事情时仍会按照姓氏来称呼宝钗等人,如“薛姑娘”。这无疑是最为恰当和尊重的称呼方式。而对于宝钗身边的丫鬟们而言,应当遵循这一礼仪规范,而不是随意称呼的名字或小名。
在贾府中,对于适龄姑娘的称呼有着严格的规范。比如对于三春姐妹的称呼,丫鬟们会按照府里的规矩称其为二姑娘、三姑娘等。而对于贾母等长辈的亲切称呼如“迎丫头”、“探丫头”等,则体现了长辈对孙女的宠爱之情。而对于凤姐这样的家族重要成员,即使是表亲关系,也应遵循适当的称呼礼节。
尽管凤姐在贾府中是个粗通文墨的人,但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却从不犯错。在提到宝钗时总是以姓氏相称或者以合适的称呼来敬称她。然而有些丫鬟如袭人却仍然不遵循这一礼仪规范而随意称呼宝钗为“宝姑娘”。这种行为无疑显得无礼且不尊重他人。
在贾府这样的贵族家庭中,对于姑娘们的名声和形象是极为重视的。一个不恰当的称呼可能会传出去并影响到她们的名声和婚姻前景。因此无论是丫鬟还是长辈都应该遵循适当的称呼礼节以维护贾府的形象和姑娘们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