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之本质,在于自我之严格约束……
道德之核心,在于自律而非他律。“百行德为首,德为人生之基石。”这不仅是句箴言,更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题记始
若能以淡然之心生活,以真诚之心待人,以宽容之心处事,以坚韧之心追梦,那么你所期望的美好,都将如约而至。
回首过去,我们曾被无数的烦恼和忧愁所困扰。
有时因小事与他人产生摩擦;有时与自己过不去,陷入纠结;有时因他人的伤害而心痛;有时因生活的坎坷而感到压抑;还有时因事业的挫折而感到悲观。
当拥有一颗随缘的心,你会更加洒脱;当拥有一颗平常的心,你会更加从容;当拥有一颗慈悲的心,你会更加乐于积善;当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幸福将常伴你左右。简单的心,造就随遇而安的人生。
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世间的繁华,品一杯清茶,让笑容常驻眉间,让心情翩翩起舞。这不正是让岁月绽放的智慧吗?随自己所愿,做自己所想。用一颗平常心认真对待生活,生活定不会辜负你。若能洞察世间百态,便少了许多怨恨与纠结。
清醒即是明智,淡然便是快乐。愿我们以平常心接受人生中的所有不如意。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修心则是修行的核心。修得一颗平常心,时刻感受快乐;修得一颗知足心,处处都能感受到幸福。
如同爱迪生所言:“为他人寻找借口,但切勿为自己找借口。”虽然借口在某种程度上会引发思考,但大多数时候它带有贬义。对于某些事情来说,借口也是一种善意的表达。
比如那些能为他人寻找借口的人,他们释放的是理解、包容和爱意。这样的借口值得肯定,令人敬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有这样的友善之人,对于他们,我们应该给予正确的评价,不要用常规的眼光去看待。
纪伯伦曾说:“伟大的人拥有两颗心,一颗流血,另一颗宽容。”在世间行走,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不完美的地方,都会有失误的时候。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应一味指责、无端挑剔,而应抱以理解与同情,多予谅解与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犯错的人有改正的机会,才能使自己的善意温暖他人的心。
在生活与工作中,我们与朋友、同事建立了各种关系。意见的不统一是难免的。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我认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世态度最为可取。
自古至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直是的优良道德传统,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当他人遭遇困难或不幸时,我们应主动伸出援手。那些盲目责备他人、不懂得如何关心他人的人,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仅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许多人际矛盾,增进友好感情,使我们的工作、事业得以顺利发展并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