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与网络游戏的探讨
在现今社会,孩子玩网络游戏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在漫长的暑假期间。面对这一情况,家长们应当深思,自己日常的行为是否在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的游戏习惯。那么,家长应如何引导孩子远离游戏成瘾呢?
游戏成瘾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心理层面:游戏成瘾会让孩子陷入一种精神行为的困境,他们可能失去对自我行为的控制,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现实中的自我迷失、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滋生。
身体健康:游戏成瘾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躯体问题。例如,孩子的视力可能会下降,出现眼底病变;睡眠不足和昼夜节律紊乱也会随之而来,甚至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胃溃疡以及肥胖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久坐不动还可能引发下肢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社交能力:如果孩子过多地投入在网络游戏中,必然会牺牲掉其他更为重要的方面,如生活和学业。游戏成瘾的孩子往往缺乏社交活动,这会导致他们对社交过程中的非言语信息(如表情、动作)的敏感度降低,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能力,如家庭冲突增多、重要关系受损等。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游戏成瘾呢?
当出现以下迹象时,家长就需要警惕了:孩子对玩网络游戏的频率、时长和场合失去控制;网络游戏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即使出现负面后果,如与家人关系紧张、学业成绩下降等,孩子依然痴迷于游戏,甚至增加游戏的时长和频率;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花费的金钱也越来越多;若停止玩网络游戏,孩子可能出现情绪波动,甚至持续思考与游戏有关的事宜。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远离游戏成瘾呢?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天性。玩网络游戏带给孩子快乐、促进同伴关系的也具有提高认知能力和丰富知识的作用。但背后可能隐藏着孩子的心理需求。例如,青春期的孩子面临身心快速发展和多重压力,游戏可能成为他们的情绪出口。
家长应以身作则,减少自己玩手机的时间,为孩子树立好榜样。避免在孩子玩网络游戏的关键时刻进行制止,而是应该与孩子沟通,制定合理的游戏时间。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和双方认可的游戏规则。亲子关系的维护也至关重要。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如发现孩子处于不良情绪中,应找合适时机再沟通。
为了更好地与手机和网络游戏“和平相处”,家长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定时定点地安排孩子的手机使用时间、避免在黑暗环境下用手机玩网络游戏以及睡前关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