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好的过程,就难以有好的结果。许多企业开始重视“追过程”的重要性,其中Review逐渐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通用手段。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管理者反映Review常常流于形式,既看不见明显效果又费时费力。那么,如何避免Review沦为形式,如何进行高质量的Review呢?今天我们将分享创业酵母创始人俞朝翎老师分享的“Review”秘籍,帮助大家了解阿里绩效管理的核心秘诀。
简单来说,Review就是一种总结。无论是日、月、季度还是年,我们都有需要总结的时候。为了使这个过程听起来更加正面和好听,我们将其称为“时光倒流”。
在开始Review之前,首先要明确整个环节的流程。
第一,设定目标。我们需要清楚我们在Review什么。
第二,拆解绩效。完成目标设定后,进行绩效的拆解,并设置对应的KPI。
第三,进行Review。围绕KPI进行总结。
第四,绩效考核。在总结之后,进行考核。
第五,提升改进。在考核后,重要的是双方共同确定下个阶段需要提升改进的内容。
Review的周期也是需要关注的。虽然有的管理者认为每个季度做一次Review足够,但实际上,从日常到每周、每月,我们都需要进行Review。这样能确保在专注业务的过程中不偏离方向。
在每天的Review中,管理者需要关注员工的TDL(待办清单),看他是否偏离了本月的目标。在Review时,需要关注员工是否符合阶段性的目标,是否达成了目标的节奏。除了日常的Review,每月、每年的总结同样重要。在这个过程中,HR的角色也至关重要,需要配合业务方做好总结。
为了避免在打分过程现员工期望分数与实际管理者给分不一致的情况,引发冲突,我们需要在进行沟通时讲清楚公司的期望、员工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Review的目的是掌握业务线的业务进展情况,需要了解现状,如业务团队、价值观、过程和结果。除了业务情况,我们还需要深入挖掘事情背后的原因、人员表现和思考过程。
在Review前,要确定谈话的基调,如严肃与活泼的结合,或是其他方式。业绩数据的结果是Review时的重要依据。在谈话过程中,需要准备好听取员工的想法、发现对应问题并准备改进计划。如果在这个过程现分歧,管理者需要准备好相应的策略和应对方案。
在Review过程中也有一些重要的步骤需要注意。首先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员工感到舒适。其次是明确面谈的意义和目的。第三是员工自我总结和管理者的回应与探讨。第四是双方深入沟通,挖掘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第五是管理者总结并给予评价和辅导。最后要达成共识并确认结果。
不同的心态在Review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客套流于形式到争论直抒己见,再到反思学习和换位思考,最后达到共创的境界是最好的结果。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持续学习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