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举例

2025-01-2714:13:51综合资讯0

【学习目标】

1.理解滑动摩擦力的产生原理;

2.掌握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3.了解摩擦力的实际应用和防范措施;

4.能够运用平衡力的观点解决与摩擦力相关的问题。

要点一、摩擦力概述

1.定义:当两个相互接触并挤压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便是滑动摩擦力。

2.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测量: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粗略地测量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基于二力平衡的原理。

要点诠释

1.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位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包括:(1)接触面粗糙;(2)物体间相互接触并挤压;(3)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

3.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需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代表了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4.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在于,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是滑动摩擦,而滚动时产生的是滚动摩擦。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通常比滑动摩擦小很多。

要点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1.实验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过程中,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需要保持某些变量不变,如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时,需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2.提出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可能包括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实验器材:包括木块、弹簧测力计、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及砝码等。

4.实验步骤(此处仅列举部分关键步骤):

(1)使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其沿长木板滑动,以测量滑动摩擦力。

(2)在木块上增加砝码以改变其对长木板的压力,并再次测量此时的摩擦力。

要点诠释及实验改良

1.在进行实验时,为保证水平拉力,应握住弹簧测力计的外壳。为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需保持拉力均匀,并密切关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指针稳定时不颤动时读数。

2.关于实验拓展:经过实践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在实验中无需关注接触面积的变化。

3.为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将弹簧测力计固定,然后水平连续拉动木板。这样,木块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然代表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这种方法在操作和读数时更为便捷。

要点三、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1.利用:通过增大压力或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有用摩擦,如鞋底的花纹和自行车刹车时的用力捏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