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钟声的敲响,10月31日晚上8点,各大电商平台双11的首次销售狂潮正式拉开序幕。在预售策略的推动下,快递服务的即时性达到了新的高度,分钟级配送已经成为常态。
当晚8点刚过,居住在重庆市渝中区的薛女士便惊喜地接到了京东快递员送来的羽绒服,而北京市通州区的崔先生也迅速收到了他刚下单的健胃消食片,这一切都归功于京东物流的智能快递车即时配送服务。
基于即时零售的模式,京东到家和京东小时购在短短10分钟内,就已经让全国超过500个县区市的消费者感受到了达达快送骑士送达商品的便捷。这样的服务效率,无疑让双11的购物体验达到了新的水平。
就在20点18分,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樵舍镇朱坊村的陶女士成为了幸运儿之一,她收到了中通送来的双11首件快递。这标志着中通快递“快递进村”服务在双11期间取得了新的突破。
稍早一些,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的魏先生也在20点13分收到了今年双11的第一个包裹。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中通云仓杭州塘栖电商仓的高效运作。
申通快递同样展现了其高效的服务能力。当晚有用户付完尾款仅9分钟后,申通小哥就将快递送到了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泾镇宇四浜村村民金女士的家中,这也是申通双11期间的第一个包裹。
对于大件商品的快递,德邦快递同样提供了令人惊叹的配送速度。一位来自安徽亳州的韩女士表示,从付尾款到收到货物仅用了8分钟的时间,这样的速度让她感到十分意外。
据天猫数据显示,仅在双11首日销售1小时内,就有102个品牌的销售额突破了大关。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国内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不减,也展现了消费市场的强劲活力。在这些品牌中,国货品牌占据了半壁江山,成为双11的一大亮点。
京东方面也透露,随着晚8点大促活动的启动,Apple、美的、小米、海尔、联想等品牌销售额瞬间破亿。其中,家电全品类在1分钟内的成交金额就突破了10亿大关,10分钟内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40%。京东超市近500家食品生鲜中小商家的增长速度达到了5倍,新百货数千品牌的成交额也实现了翻番。
这一切的背后,是京东通过“有责任的供应链”连接产销两端,助力实体经济的增长。数字化转型推动了信息传导的垂直一体化,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了产能、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效率,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响应和供给效率。
在这个双11购物狂欢节中,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享受到了数字化带来的便捷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