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同道相聚一堂,倍感热闹非凡!诚如俗语所言:“武艺精湛,无所不精。”此言似乎只适用于古时武学之高峰时期。例如,在清朝盛世,英雄辈出,但真正的绝世高手却常以空手对敌。比如那少林寺的扫地僧人,三尺气墙固若金汤;大理段氏的段誉,以“六脉神剑”威震四方。除了空手之技,亦有一些绝世高手专研剑术,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女阿青,独斗千军;后世的独孤求败更是无敌于天下。
读过《神雕侠侣》和《笑傲江湖》的朋友们定知,独孤求败有三名传人。首位便是神雕侠杨过,然其修炼的“玄铁剑法”不在我们今日的讨论之列。我们转向风清扬与令狐冲的故事。华山剑宗与气宗之分源起于一部《葵花宝典》。年轻时的风清扬为剑宗之骄子,或许当时已领悟“独孤九剑”的奥妙。但气宗高手设局骗其远行,待风清扬归来,方知是场。心灰意冷之下,他选择隐居华山之巅,远离江湖纷争。然而命运弄人,一位天赋异禀的浪子——令狐冲,却意外地出现在他的生活中。
令狐冲虽武功平平,但其悟性极高。风清扬看中其特质,便开始传授他破尽天下武学的绝世剑法——“独孤九剑”。两人探讨此剑法时,确有独到见解,如“有进无退”、“料敌机先”、“注重剑意”等论点。但遗憾的是,他们都误解了“独孤九剑”的精髓。这并非令狐冲之过,而是因为风清扬身为剑宗弟子,自然未能深入理解“内力”的重要性。
想必大家都记得令狐冲与任我行的大战。令狐冲并非剑术不精,而是内为不足,终被任我行震晕。这恰恰了他与风清扬练错的所在。“独孤九剑”虽是无比厉害的剑法,但必须配合内力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威力。当年风清扬传授口诀时曾简述“破气式”,此剑法专为身具内功的对手而设。“独孤九剑”自诞生以来数百年,无人参透其中深意,风清扬亦未能领悟。请大家注意最后八个字:“神而明之,存乎一心。”这是修炼最后一招“破气式”的关键所在。
何为“神而明之”?简单来说,就是内功的至高境界。在《倚天屠龙记》中,金庸先生描述少林三渡的内功已达到此境界。因此我认为风清扬和令狐冲都练错了这门剑法。他们过于关注剑法的剑意,却忽视了内功的修为。毕竟风清扬受剑宗影响颇深。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世上有一门武功叫“金刚狮子吼”,方证大师一吼能震晕桃谷六仙。若“独孤九剑”内为不足,又怎能以“破气式”这样的武学?当年令狐冲正是败在了任我行的吼声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