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度检测频率 压实度检测有几种方法

2025-01-2716:49:41百科知识0

压实度概览

压实度是土或其他修筑道路材料经过人工或机械压实后的紧实程度,其表现了材料的压实效果。当压实度越高时,填筑的密实性及材料整体性能也会越好。压实度不仅是路基、基层、面层施工质量检测的核心指标,也是土木工程中地基处理、基础坑槽土石方回填的重要指标。

压实度的计算方式

压实度是通过现场实测填筑材料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的比值来计算,并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其值通常小于100%。

检测方法

常用的压实度检测方法包括环刀法、灌砂法以及灌水法(水袋法)。在工程实体中,灌砂法使用得最为频繁。

击实标准的区分及选用

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不大于5mm的土,而重型击实则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及无机结合料。路基、基层、底基层通常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而沟槽、基坑回填则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选用击实标准,柔性管道回填则多采用轻型击实。

道路工程中的分项工程

在道路工程中,需要进行压实度检测的分项工程包括路基(含上下路堤、上下路床)、沟槽及基坑回填、“三背”回填、人行道土基,以及道路结合料底基层、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等。

压实度检验频率规定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对于不同部位如路基、底基层、基层及沥青面层,其检验频率各不相同。例如,路基每压实层每1000M²至少测1组(),而沥青面层每1000M²则只需测1点。而在公路工程中,亦有相应的检验频率规定。

评定单元的划定

压实度的评定单元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通常以1km~3km长的路段为一评定单元。对于不同类别的材料需分别评定,同时相同类别的材料也会因其标准值或规定值的不同而分别评定。

数值解释

平均值、代表值、标准值、规定值及极值等数值在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平均值是所有压实度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所得;代表值则是拟评定路段的平均值减去其标准差与附表中的特定值的积;标准值及规定值则是在市政道路工程验收规范或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中规定的数值;而极值则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低于的数值。

压实度的评定及判别

评定及判别压实度需先计算代表值K,其计算公式及所需数据已在文中详述。接着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及部位,参照规定的保证率,对比代表值K与标准值K0以及各测点值与规定值减一定百分比后的值,进行合格率的计算及评定。

工程实例分享

以某市政道路主干道的上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层为例,其压实度标准值为98%。通过实际检测得到一系列数据后,按照之前所述步骤计算平均数、标准差等,最后对比代表值与标准值及各测点值进行判别。本例中,所有计算及对比结果均符合规定,因此评定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