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夏至三庚数头伏,冬至逢壬数九”。《释名》中对于“伏”的解释为:金气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多在庚日。简而言之,秋季金气初生,因秋金惧怕夏季火势之强大而选择“伏”藏。而冬季属水,冬水代表严寒季节,天干之中,壬水属阳,乃最强之水。
在五行学说中,水的旺盛则代表寒气的加强,因此“冬至逢壬数九”便是寒冷天气的开始。民间广为传唱的数九歌谣更是家喻户晓。“一九二九冰上走,三九四九寒得透骨……”每段歌谣都描绘了不同时期的寒冷程度。
数九在民间也分为“公九”与“母九”两种。那么如何确定呢?冬至后的首个壬日便是入九的标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的12月21至23日之间。尽管日期固定,但在干支历中,冬至后壬日的出现时间却因时而异,可能出现在冬至当天或之后的几天。
另外有一种算法是根据冬至当天的农历数字来判断。如若当天数字为奇数,则为公九;若为偶数,则为母九。例如今年冬至为冬月廿一,为奇数,故而判定为公九。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冬至逢壬时间。以今年为例,冬至当日为甲辰年丙子月己未日,而冬至后的第一天为庚申日,第二天为辛酉日,第三天则到了壬戌日——也就是冬月廿四。
根据干支历的算法,冬月廿四正是数九的第一天。因这一天是偶数日,所以今年被归为母九。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年数九时间表,按照干支纪日法推算,第一个壬日落在12月24日,从而开始数九的计日。具体的时间表如下:一九从2024年12月24日至2025年1月1日;二九从2025年1月2日至1月10日……直至九九结束于2025年3月6日至3月14日。
若以冬至当天作为数九的起点,“交九”自冬至日起算,每九天为一“九”。如此一来,今年的数九将从12月21日开始至2025年3月11日结束。
时间的细微差距不影响大势。笔者看来,与夏至三庚入伏相应而言,冬至逢壬数九的方式显得更为合宜。因为壬水代表着寒冷之气,其出现意味着寒意降临。以逢壬日起开始数九更为贴切。
那么今年是公九还是母九?春节的天气会冷吗?
根据干支历的说法,冬月的廿四正是冬至后的首个壬日,故而归为偶数日的母九。根据传统的观念,“公九”冷冽,“母九”则较为温暖。这似乎预示着今年将是一个暖冬。与此专家的预测也与这一观点相符,认为今年春节不太可能过于寒冷。至于确切的天气情况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