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界,曾有一则消息掀起波澜——上汽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汽大通进行了品牌更名,自此它以“上汽MAXUS”之名示人,中文名译为迈克萨斯。
这一消息的发布在汽车行业内引发了热议,业内专家对此持有不同观点。支持者认为此举有助于企业与国际接轨,因为大通品牌的众多产品已成功打入英市场。MAXUS的英文品牌标志不仅听起来洋气,更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统一认知。
也有部分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觉得“大通”这一名称已经颇具美誉度,无谓改名为迈克萨斯,这种变动与雷克萨斯太过相似,反倒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如同城市中那些冠以“曼哈顿”、“卢浮宫馆”等外国地名的小区一样,这被看作是文化自信的缺失。
对于上汽大通的更名决策,背后动机或许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市场寓意。至于其究竟是朝着“脱亚入欧”式的全球化道路前进,还是文化自信的缺失表现,这里我们不作过多评说。让我们关注改名半年后,上汽迈克萨斯的现状如何。
考虑到2020年2月的销售数据可能不具备足够的参考价值,我们转而分析1月份的销售报告。数据显示,上汽大通在当月售出3698辆车,在行业排名中位列第37位,与大乘汽车、神龙汽车处于相近水平。这表明,尽管品牌名称已经更改,但其市场热度并未显著提升。
上汽大通主要涉足商用车领域,虽然近年来逐渐进军MPV和SUV市场,但其产品定位相对小众,旨在与荣威和名爵等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在上汽集团的布局中,避免了大通与荣威、名爵等品牌的重叠。
例如,D90车型定位于中大型SUV,类似于哈弗H9;而D60虽然尺寸有所减小,但并未进入主流的紧凑型SUV市场。这表明上汽大通在市场策略上更倾向于外围市场的拓展,而非直接面对主流市场的竞争。
上汽大通倡导DIY定制化服务,满足消费者对不同车型的个性化需求。虽然这种服务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可能会对这种新鲜感产生厌倦。DIY定制化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鸡肋。
上汽大通的品牌影响力仍有待提升。尽管品牌一直在努力塑造国内形象,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个品牌缺乏了解。
基于这些因素考虑,想要实现大通品牌的复兴并不容易。单靠更名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在名爵和荣威的光环之下,上汽大通需要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和提升方向。
【结语】对于上述分析的观点和看法,您有何见解?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如何让消费者买到心仪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