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题阐述
1.俞伯牙弹琴之技巧。
俞伯牙擅长弹琴,他的琴艺超群之处在于能够通过琴声将内心所思所想充分地表达出来。
2.钟子期善听之表现。
钟子期在听樵夫俞伯牙弹琴时,能够深刻理解并赞美其琴声的意境。他形容琴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又言“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充分展现了其敏锐的听觉和深入的理解力。
3.子期为何是伯牙的知音。
当伯牙弹奏时心志在太山,钟子期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称赞琴声如太山之巍峨;当伯牙的琴声表达流水之意时,钟子期亦能理解并赞颂其如流水之汤汤。由此可见,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因为他们能够相互理解、心灵相通。
4.伯牙为何“破琴绝弦”。
伯牙在子期去世后,深感再无能理解他音乐的人,内心的痛苦与思念无法言表,因此选择了“破琴绝弦”,以表达他对子期深深的怀念和失去知音的悲痛。
5.牧童对画的评价及其精神。
牧童观察细致,指出画中斗牛的错误:牛在斗力时,尾应收于两股之间,而画中牛却摇尾而斗,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这展现了牧童善于观察、敢于质疑的精神。
6.处士对牧童言论的态度及性格。
面对牧童的质疑,处士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并笑而应之。这表明处士是一个乐于接受他人意见、敢于面对挑战的人。
7.杜处士的心理揣摩。
杜处士在听到牧童的质疑后,以笑来回应,这种笑既是对牧童指正的认可,也表现出他内心的坦然与对知识的尊重。他可能内心在想,这个牧童的观察力真是令人赞叹,同时也为自己的虚心接受感到欣慰。
8.蕴含的道理。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意指在做事情时应当请教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这也告诉我们不可盲目自信,应当从客观事实出发,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可凭空想象或权威。
二.课文主题解读
伯牙鼓琴这个故事展示了真挚友情的价值和高山流水的知音难觅。它赞扬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情感。《书戴嵩画牛》则告诫我们应当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尊重事实、尊重专业、尊重他人意见的重要性。
三.教材课后习题解读
2.理解句子意思并交受。
这句话的意思是:锺子期去世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能像锺子期那样理解他的音乐了,于是摔碎了心爱的琴,终身不再弹奏。这表达了伯牙对知音的深深怀念和失去知音的悲痛。
3.讲述《书戴嵩画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