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原文及翻译

2025-01-2808:38:55生活经验0

晏殊,字同叔,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抚州临川(现今江西进贤县)人。他是北宋著名的词人、诗人及散文家。自幼聪慧,十四岁便以神童之姿入试,赐同进士出身。他曾任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等要职,更曾担任礼部、刑部尚书及观文殿大学士等高阶。直至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他在京中病逝,为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启功的行书作品中,不乏晏殊的诗句。

于右任的《浣溪纱》亦是一首佳作。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述说心语

一曲新词佐酒品,故地重游天气异,夕阳西沉难再回。

对落花之无奈,似曾相识之燕归,独步香径小园内。

诗意解析

在那一年的暮春时节,诗人置身于园中,杯中酒伴随着新词的吟咏。当太阳缓缓西沉,他抬头望向天际,察觉到此刻的天色与旧时亭台无异。他无奈地注视着飘散的花瓣,心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曾经筑巢的燕子如今重返园中,这一切的物是人非令他倍感惆怅,只能在小径上独自徘徊。

晏殊作为宋代初期的杰出词人,其词风被赞为“珠圆玉润”,文辞秀美。他在宋词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尽管有人批评他过于注重辞藻而内容不够深刻,但他的作品仍能透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思想情感。

在《浣溪沙》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热爱。即使他并未涉及国仇家恨或愤懑不平之情,但通过“去年天气旧亭台”这一句,我们能够体会到他对自然的细微变化与季节的更迭有着多么深的体悟。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身边的美好变化。

春天绽放的花儿如诗如画,但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当花朵逐渐凋零,绿叶崭新时,我们不禁为这生命的轮回而感慨。时光的流逝与韶华易逝的哀叹交织在一起,令我们思考生命的短暂与宝贵。

在上下班的路上、在生活的点滴中,我们都能发现这样的美好与变化。不论是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还是林黛玉的“花谢花飞飞满天”,都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思考与感慨。

尽管春天即将过去,但我们无需忧愁。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愿我们在这样的时节里,与更多热爱诗歌的朋友相逢、分享美好。

《浣溪沙》这个词牌源于唐代的一个美好传说。据传古代四大之一的西施在若耶溪边浣纱时,其美貌使得鱼儿忘却游水而沉入河底。唐代人们在给词牌取名时,便以这个美丽的传说为蓝本,将《浣溪沙》作为词牌名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