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指数 PMI指数是指什么

2025-01-2808:49:47常识分享0

核心观点

宏观背景之下,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显著。6月份的PMI指数显示,生产指数微降至50.6%,而新订单指数则进一步下滑至荣枯线下方的49.5%,这反映出“供给偏强,需求偏弱”的宏观格局仍在持续。制造业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感知也更为明显,超过六成的企业感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的严峻性。

针对6月的PMI数据,我们关注到三个重要的价格信号。

信号一:原材料价格在连续三个月上涨后出现回落。从2月份的50.1%开始,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一路攀升至56.9%,但到了6月,受工业品价格下跌影响,原材料价格指数回落至51.7%。这背后,我们认为4-5月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非主要源于国内需求。企业因原材料购进价格被动上升而面临成本压力,相应地减少了原材料采购量并增加了库存原材料消耗。展望未来,尽管PPI同比增速上行的通道尚未完全打开,但工业品涨价受阻及三季度后基数的抬升将不利于其同比回升。

信号二:上下游价差正在缩小。我们通过“原材料价格指数”与“出厂价格指数”的差值来衡量企业的上下游价差。5月份这一差值达到2022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6.5%,表明企业成本压力增大。但到了6月,这一差值降至3.8%,显示出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尽管短期内这有助于企业的稳定运营,但中长期来看,企业盈利能力的改善仍主要依赖于需求端。

信号三:服务业的价格策略转变。暑期是服务消费的旺季,相关行业的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有显著上升。服务行业价格指数却持续低于荣枯线,反映出服务业可能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刺激消费。这不仅可能对CPI上行产生一定拖累,也表明居民的购买力仍有待提振。

在更为具体的经济活动层面,我们观察到:

高技术制造业的扩张在加快。高技术制造业PMI达到52.3%,显示出行业内的活力与扩张态势。

出口分项依然保持韧性。尽管5月出口新订单指数有所下滑,但6月数据并未进一步恶化,反映出出口在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仍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传统行业景气度相对较低。高耗能行业和消费品行业的PMI均低于临界点,显示出这些行业的态势。

天气因素对建筑业增长产生影响。“五一”假期后的服务业景气出现小幅回落,而建筑业的增长也因南方强降雨而有所放缓。但基建投资相关活动仍在持续发力,为后续的基建投资释放提供了基础。

面对收紧和海外制造业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因素,我们需保持警惕并密切关注后续的经济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