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美食探索者,对美食有着深厚的热爱。
当中秋与国庆双节相遇,我们迎来了长达八天的假期。
此时家中或许还留有未吃完的月饼。
今年的月饼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从传统的豆沙、枣泥、蛋黄、鲜肉口味,到新颖的小龙虾月饼、韭菜月饼,甚至是螺蛳粉月饼,各家月饼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赢得了不同食客的心。
尽管五仁月饼因其独特的配方在月饼界占据一席之地,但它也常常被选为最难吃的月饼。
五仁月饼中,有一种配料让99%的人都不喜欢,它曾一度被认为是导致五仁月饼声誉受累的最大因素——青红丝。
青红丝不仅出现在五仁月饼中,一些传统的糕点中也可见其踪影。
现在的老式糕点已很少使用青红丝,与五仁月饼的趋势相似。
青红丝在过去的时代有一个优雅的名字——青红玫瑰,如今则简单地被称为青红丝。
而其原料竟是常见的新鲜橘子皮。
通过一系列精细的工序,将新鲜橘子皮清洗、切割、浸渍、漂洗、腌渍、晒干,最终制成我们见到的青红丝。
看着这些步骤,不禁让人思考,青红丝其实也算是糖腌橘子皮。为何如今一提及青红丝,众人如此反感呢?
原因可能在于青红丝的原料和制作工艺已经发生了变化。如今市场上销售的青红丝可能已不再是传统的青红丝。
我们知道橘子皮并不是每个季节都易于取得。但青红丝作为糕点的装饰材料却是一年四季都需要的。商家有时会采用冬瓜或萝卜等代替品来制作青红丝。
这些虽然可以算是商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所采取的方法,但也导致一些消费者对青红丝产生了误解和。
事实上,在过去的时代,青红丝被用来装饰糕点,不仅仅是作为口感的一部分。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五仁月饼中的果仁可能不多,但青红丝却是大家熟悉的记忆。
当我们掰开五仁月饼时,可能会发现一坨坨挂着糖霜的青红丝上粘着瓜子仁。然而由于制作工艺或原料的问题,有时口感可能不尽如人意。
对于纯正的五仁月饼,其配料如白果、松子、瓜子仁、核桃、芝麻等都是美味之选。市面上的五仁月饼往往因制作不精或原料问题被误解为难吃。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未曾真正体验过真正的五仁月饼。
关于青红丝的记载早在清代就已经出现,当时它主要是作为糕点的配色使用。
如腊八节吃的八宝饭、满族的萨其马以及山西的凉糕等传统糕点中都有青红丝的身影。它不仅丰富了糕点的口感,还提升了糕点的颜值,为那个年代的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
如今,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食品科学的进步,我们的选择更加多样化。糕点的颜色、口味都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定制。青红丝依旧是许多人心中的那份传统与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