囱可以组什么词 囱字的读音

2025-01-2811:21:31综合资讯0

著名作家张大春的新作《见字如来》问世,深入剖析了四十余个汉字的内涵。他坦言,书名与佛教中的“如来”并无直接关联,只是用一句朴实的话语来表达——字仿佛自然地呈现出来。

熟知张大春的读者都了解他学识渊博。无论是写小说还是创作儿女生活琐事的辨字专栏,他都能以平和的笔触,将汉字如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它们深深印入人心。

《见字如来》,张大春著,由天地出版社于2019年3月出版。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汉字,仿佛已经习以为常,但很少有人去思考它的起源、演变和意义。我们能够感受到汉字所蕴含的美感。对书法的推崇远超其他,笔画之间也能传递情感。在张大春的眼中,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魔力,而不仅仅是少数专家学者能解读的深奥知识。

在这本书中,张大春并没有像他的前辈那样深入考证大师和学者的说法,而是提醒读者重新体验小时候可能未曾尝试的经历:放慢脚步,去感受文字背后隐藏的信息,而不仅仅是记住如何读和用。这样,我们与文字之间就建立了更深的联系。

每个字都有其历史背景,其美感蕴古人对事物的理解。例如繁体字“脑”(腦)字通过形状就能让人联想到其含义:与身体有关的“月”字旁,“巛”代表头发丝儿,“囟”代表头脑盖的汇合之处。而为何“笨”表示不聪明,“呆”、“傻”、“痴”这些词在过去常常用来形容专注,这其中都蕴藏了古人的智慧。

随着历史的变迁,我们给汉字赋予了新的含义,但对汉字的理解却流失了很多。以“胖”字为例,近年流行说“油腻的中年人”,但实际上古人说的是油腻少年,表示对油脂的厌恶。然而“胖”字本身并无过错,它曾经还有“安舒愉悦”的含义。另一个例子是“龙”,在《易经》中,“龙”有时被用来形容没有的乌合之众,这对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也是一种警示。

张大春在解读汉字时,不仅以庄重的态度对待,还涉及了当今流行的网络词汇,如“控”等词,并探讨了它们的含义。如今的生活方式已被电脑和网络改变,“××控”这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对于那些手机不离身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

在运用汉字时,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掺杂了情感。不禁让人感叹造字的巧妙!张大春从字形出发,梳理了一系列表达害怕的字,如“怯”、“怵”、“惶”等。而有趣的是,“怕”字原本表达的是内心的恬静,并无害怕之意。

“非”字与“飞”字同源,都取自鸟的形态。这种动势并不完全等同于不是、不好的意思,反而多了几分细腻的层次。像“花非花,雾非雾”这样的表达,体现了不可名状的境界。我们也能体会到“非”字所蕴含的“不便言说”的意味。

张大春凭借传统教育背景和个人经历,洞悉了字的来历。但无论字的背后有何故事,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味,每个字都能传达出深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