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命中,最为宝贵的就是那份心安。
人活于世,要秉持的信条便是问心无愧。如此,方能享受安稳的饮食,舒适的睡眠,正直的行走,稳重的坐姿。当我们的行为无愧于天地良心,人生便无所遗憾。
做人,无需过于在意他人的理解与支持,只需坚信自己的选择与行为是正确的。如此,便无需在乎他人的评价与质疑,无需对他人解释太多。因为生活,并非用于解释的舞台。
活在这个世上,有时越解释反而越易让人误解为理亏。人们往往认为,不解释的人才是真正的坦荡。
第二章
做人,只需问心无愧,无需追求他人的喜爱与认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有自己的坚持与主见。只需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这便是最好的人生。
就如《隐入尘烟》中的马有铁,虽生活清贫,但他做人做事的方式仍让人敬佩。他一生不曾亏欠他人,即使是借来的东西,也总是有借有还。他是个极其守信用的人。
当他的妻子不幸离世,村民们劝他独自生活也无妨。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又怎能轻易感同身受?马有铁在失去妻子后,决定将所有粮食卖掉以偿还债务。他回到田间,挖了两袋土豆给磨面樊的老板送去,尽管这已是他的承诺。
然后他拿了一袋鸡蛋黄给邻居,虽然邻居说算了,但他依然坚持归的原则。这是他的信念。无论是财主给予的衣物还是其他恩惠,他都会视作借款并予以归还。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始终是干净利落、不亏欠他人、问心无愧。
第三章
人活着,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良心和内心的纯净。做事要无愧于自己和他人,不亏欠他人,也不违背自己的本心。保持内心的纯净是最难得的。
做人要记住别人的好意并懂得感恩。对于别人的帮助,即使别人不需要回报,我们也要做好自己该做的。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即使贫穷也要有骨气,即使困苦也不能失去良心。
人的所作所为都在天的注视下。人活一辈子,只要做好自己的事,不惧他人的不理解与不喜欢。只要我们行得正、坐得直、无愧于天地,心安理得地生活便是最好的状态。
第四章
仓央嘉措曾言,人生最难得的是“心安”二字。心安意味着心中没有后悔的事、没有亏心的事、不为名利所累、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做人做事,只要内心过得去便是心安。若内心有亏欠感,人生便难言圆满。不亏欠他人也不为难自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们欠他人的终会偿还,而他人欠我们的若不还也强求不得,唯有学会放下与看开才能心安。
人活着的关键在于修心。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心安便是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