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到“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从古人的诗篇,到现代的浪漫故事。数千年来,美丽的邂逅总是动人心弦。
唐代孟棨,在他的《本事诗》中记录了一个关于“邂逅”的故事,引人入胜。
说晚唐贞元年间,一名叫崔护的书生,在春日的一次偶然外出中,遇到了一名女子。寻而不遇后,他作了一首诗,那诗情几乎闹出了人命。
还记得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吗?这是晚唐贞元十二年,崔护进士时的得意之作。他那时已经46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上岸,自然得意非凡。
有人说,崔护的落第再及第,是因为他有一位贤内助——降娘。
崔护为人孤傲,不喜与人相交,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社恐”。数年前,他独自一人千里迢迢赴京赶考,正是春季百花盛开的季节。
省试结束后,崔护决定到城郊散心。那时郊外春色迷人眼,崔护边走边赏,不知不觉迷了路。他感到腿也累口也干,可这荒郊野外,哪里来的茶肆?
崔护没了赏花的心思,只想着有幸寻得一户农家也好,能进去讨口水喝就成了。
幸运的是,他一路乱走,竟然也找到了一处人家。那农庄被一片桃花遮掩着,安安静静,似是一幅山水画。
崔护叩门许久,屋内才有应声姗姗而来:“谁呀?”是一少女声音。
少女心地善良,听到对方只是个路过口渴的书生,便将他迎至屋内,亲手奉上清茶。几杯茶下肚,崔护才有心情打量少女:素钗白裳,未着脂粉,却分外娇俏可爱。
窗外的桃花不知何时溜了进来,染红了少女的双颊。古时讲究男女大防,一对未婚男女独处一室终是不妥。在乡村僻野尚且说得过去,若在城里可能就要遭受非议了。
崔护心中感慨万千,却只能将这份心意深埋心底。次年春天,考完试的崔护再次来到此地,却见农庄已无人烟。他留下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题都城南庄》成为千古绝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一段遗憾的情缘吧。
自那以后,崔护更加发奋读书。贞元十二年时进士。家有娇妻的崔护在仕途上更加顺利。
崔护为官期间廉政爱民的故事广为流传。而他的爱情故事也被人传唱千年之久。人们为他杜撰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女主角——降娘。在历经波折后二人终成眷属。这也许就是人们对美好爱情最真挚的向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