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信息小贴士:关注Wechat公众号“小基长跑”
自6月16日起,半导体50ETF(代码512760)正式更名为芯片ETF(同样为512760)。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内还有另一只芯片ETF,即芯片ETF(代码159995)。
尽管这两只都冠以“芯片ETF”之名,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可能会因疏忽而将其混淆。那么,这两只究竟有何差异?在选择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1. 异同详解
芯片ETF(代码512760),由国泰公司发行,经理为艾小军。该于2019年5月16日成立,6月12日上市,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上市交易。截至最新数据,其规模约达110,净值约为2.053。
而芯片ETF(代码159995),则是由华夏公司发行,经理为赵宗庭。该于2020年1月20日成立,2月10日上市,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上市交易。其最新规模约155,净值则为1.070。
从交易角度看,两只的日交易额均过亿,显示出较高的活跃度和充足的对手资金,流动性风险较低。对于场内交易,两者规模均超过百亿,提供了足够的资金容纳量,均是值得考虑的投资目标。相较之下,芯片ETF(代码159995)的交易额更为庞大。
从业绩角度看,鉴于芯片ETF(代码159995)上市时间较短,我们采用净值归一法进行比较。两只的净值走势高度重合,截至2020年6月15日,芯片ETF(代码512760)略占优势。
2. 投资标的解析
两者均专注于半导体芯片行业的个股投资。在各自的前十重仓股中,仅有两只股票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芯片ETF(代码159995)的集中度更高,前十只股票占其总仓位的70.61%,而芯片ETF(代码512760)则占52.47%。
3. 小基总结与建议
综合各项数据与表现,芯片ETF(代码512760)的净值表现稍优,可能得益于其相对较小的规模和经理的选股能力。但两者差距并不悬殊。对于看好芯片板块的投资者而言,两只均可作为不错的选择。
就半导体芯片而言,该板块景气度较高,“国产替代”的投资逻辑也相当稳固。但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投资,科技股的估值计算更为复杂。由于数据频率低、信息获取难度大及行业确定性较低等特点,使得科技股的评估更具挑战性。
以消费行业为例,如汽车、空调等产品的销售数据易于获取且直观。而半导体行业则较难明确其销售情况。消费是每个人的日常需求,市场相对开放且较少受到外部限制;而科技发展却常面临他国的技术遏制风险。
对于半导体芯片的研究不仅需要关注其应用领域如汽车、手机等方向的发展趋势,还需留意的支持与限制。除了基本面长期支撑外,这类还受到消息刺激的影响。总体而言,长期趋势向好但短期波动难以避免。
小基建议投资者在考虑购买此类时需充分认识到波动性风险。如果没有做好准备承受本金亏损的可能性达到10%-20%,建议暂缓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