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深感于《日报》上的一篇匿名清华学子自述的真实触动。
他以朴实无华的笔触,细致地描述了在清华园内的学习生活点滴。
经济困境中的坚韧
他来自单亲家庭,家境贫寒,无法从家中获取任何经济支持。
在七年前,他以微薄的收入——5000元学费和750元住宿费,肩负起自己的学业。依靠奖学金和助学金,他每月的生活费被严格控制在400元内,其中伙食费更是要控制在300元以内,也就是说每天只有大约10元。
他曾在文中提到特别喜爱的一道菜:糖醋肉,描述中可以感受到他享受就餐时的满足与幸福感。
这种叙述使我在心中想象着那干净的饭盘,眼眶不禁湿润。
感恩与回馈
他习惯于每年给发放奖学金的企业和会写信,分享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随着获得资助,他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成绩,还通过获得稳定收入并成功保研。
即使在研究生期间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他仍选择将助学金的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
传递爱与希望
从研究生开始,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每个学期资助四个来自当地希望小学的孩子的生计和学杂费等,共计3200元。
即使自身经历着经济困难,他也依然伸出援手去帮助其他贫困的孩子。
在自身条件刚刚改善时,他就想到了为他人遮风挡雨。
我们看到了他在困境中的毅力、感恩之心以及无私奉献精神。
逆境中的“贵子”
“虽然社会常说‘寒门难出贵子’,但我们仍能看到逆境中的人性光辉。”
我们承认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但更应关注思想上的贫穷可能比物质上的贫穷更为严重。
我们不应过分夸大教育问题上的负面情绪,而应看到人性中的真实和温暖。
从这篇自述中,我们看到了在贫穷面前不屈不挠的品德,懂得感恩的心灵以及顺境中的回馈社会的精神。
刘媛媛的“寒门贵子”
在《超级演说家》节目中,刘媛媛谈及“寒门贵子”的话题时,鼓励我们:
大多数人都非出身豪门,我们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奇迹。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气和坚韧。它并非一帆风顺的童话,而是有志者历经磨难终成大事的写照。
历史上无数寒门出身的人最终成功,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坚韧弥补了先天的不足。
即使生活在底层,他们仍能仰望星空!
让我们心怀暖阳,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在平凡的日子里关心他人、传递正能量。
愿我们都能成为那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