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小鸡的方法 小鸡孵化1–21天全过程图

2025-01-2905:34:22常识分享0

全球分布着形态各异的鸟类——啾啾歌唱、振翅飞翔、举止悠闲。这些缤纷的羽族是恐龙最亲近的后裔,他们在地球的各个角落筑造了自己的家园。

鸟类的繁殖过程仍有一层神秘的面纱:幼鸟如何在不透明的蛋壳内悄然成长,从卵发育为羽翼未丰的雏鸟,再到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茁壮成长。

如今,鸟类发育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长期追求目标得以实现。一队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鸡蛋培养系统,该系统替换了家养白来航鸡(Gallus domesticus)原有的不透明蛋壳,使观察这种鸟类胚胎发育过程成为可能。

此无壳培养系统表现出色,成功孵化出几只小鸡,他们的成长过程与自然环境下无异。

数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无壳培养系统(SLCS),以期观察鸟类胚胎的发育历程。2014年,曾有一种方法引起了希望,让胚胎在中发育三天后,再移至一个由聚甲基戊烯保鲜膜保护的容器中。

这种方法的成效并不理想,因为小鸡的发育受到阻碍,孵化成功率大打折扣。

冈山科学大学的兽医科学家Katsuya Obara及其同事Chizuka Obara带领团队,解决了阻碍正常发育和孵化的关键问题。

研究小组发现,保护胚胎周围细胞层(即胚盘)的卵黄膜在培养容器中容易干燥,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的原因。

于是,他们采取了创新性的措施防止膜干燥。培养容器被安置在一种旋转振荡器上,此设备通常用于混合实验样本。通过设置7度角并测试不同周期(每分钟6转、每分钟10转和每分钟28转),研究团队成功防止了膜因蛋白流动而变干的问题。

在经过多次实验后,他们发现每分钟10转时,胚胎的存活率较高且发育正常。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氧气补充和洒上碳酸钙粉末(蛋壳的制作材料),同时辅以手动摇晃培养容器的步骤后,孵化成功率有了显著提升。

其中一只孵出的小鸡经过一年的生长后被安乐死并解剖,其发育情况完全正常。这证明了该系统的成功: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窗口来观察鸡的整个发育过程直至孵化。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可见cSLCS的开发为各学科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通过透明塑料薄膜从囊胚阶段胚胎到孵化全程的观察,促进了实验治疗表型结果的全方位实时监测。”

“这一系统将成为毒理学、干细胞研究、生物成像、再生医学等多个领域的有力工具。”

这项研究的结果已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对科学感兴趣的读者们,敬请关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