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新动力"的框架下,电动化被置于首位,因为电动汽车的未来将逐渐取代传统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三种类型,但许多人对这些概念仍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将从运行机制和优缺点两方面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三种类型。
纯电动汽车(EV)
纯电动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车型,它主要依靠电动机为车辆提供驱动力。其电池容量在所有新能源汽车中最大,支持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两种充电方式。目前,国内外的续航标准主要有NEDC、WLTP和EPA三大体系。
优点:
1. 纯电动车的电能转换至机械能的效率很高,电力输出稳定且无内燃机的动力响应延迟。
2. 由于没有内燃机工作,行驶时无震动,噪音低,且维修保养更为简便。
缺点:
当前主流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与燃油车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实际续航通常在200至400公里之间,且在低温环境下续航会有较大衰减。
代表性车型如特斯拉、蔚来汽车、广汽新能源Aion及北汽新能源EV系列等。
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如其名所示,搭载了一块可充电的车载动力电池。它将传统燃油车的动力系统和纯电系统相结合,既可在充电状态下作为纯电动车使用,也可在不充电时作为传统燃油车使用。
优点:
在市区拥堵路况下,它展现出比燃油车更好的加速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缺点:
1. 受限于底盘和空间,插电混动车型通常不会安装容量较大的电池,导致纯电续航里程有限。
2. 由于增加了一力单元,车重增加,纯燃油状态下的油耗较高。
3. 插电混动车型价格通常较高,比同款燃油车型高出约50%。
4. 充电方式仅支持慢充,且电池容量小,即使充满电后也仅能纯电行驶较短距离。大多数插电混动车主选择仅加油不充电。
代表性车型如上汽荣威eRX5、比亚迪唐DM等。
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
增程式电动车在纯电动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增程器(传统发动机),但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为电池充电,最终通过电动机(电池组)驱动车辆行进。
优点:
增程式电动车的电池容量通常比插电式混动车更大,可支持更长的纯电行驶里程。
缺点:
1. 在高速状态下,增程式电动车的油耗较高。
2. 由于能量的二次损耗(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电池组)驱动车辆),其工作效率并不高。尽管如此,理想ONE等车型宣称的超过1000公里的续航表现仍让人对增程式电动车的应用前景充满期待。
代表性车型如理想ONE、宝马i3增程版等。
【中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