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新品牌“George”的深度解析
在沃尔玛北京宣武门店的服装区域,一袭黄黑格子休闲棉衬衫和蓝色牛仔裤的模特身旁,站立着一位身穿写有“George”字样的黑色卫衣的模特。这不仅仅是展示,更是沃尔玛为其自有品牌George打造的专属空间,其服装陈列面积高达数百平方米。
9月16日,沃尔玛正式推出了其快时尚自有品牌“George”,该品牌涵盖了服饰、家居家纺以及餐厨用具等众多商品类别。这是沃尔玛商品策略的又一次深度差异化尝试,其中的服饰类商品,尤其是定价在99元的衬衫和59元的卫衣,只能在其线下400家门店和线上渠道购买。
George源于英国零售商Asda的自有服装品牌,其以价格低廉为优势,迅速占领市场,成为英国市场占有率第二大的品牌。Asda在1999年被沃尔玛收购后,这一品牌也得以延续并逐渐壮大。为了增强品牌影响力,沃尔玛在全国范围内精心挑选了20家代表性门店,对“George”品牌服饰专区进行了全面升级。
此次升级改造不仅统一了主色调为黑黄,还对吊牌、背景墙以及货架边缘进行了统一设计,同时在“George”下方标注了Walmart,以此增强品牌之间的关联性。过去,沃尔玛自有品牌的辨识度并不高,但如今,“George”已经成为沃尔玛的主要服装品牌。
沃尔玛在引入“George”这一品牌时,充分利用了其国际化的资源优势。该品牌不仅引进了国际化的管理、设计以及品牌管理人才,还通过全球化的采购与设计团队协作,确保每个细分品类的拓展、开发和上架都能做到最好。
这一策略与当前国际零售商操作自有品牌服装的普遍做法相一致。例如,日本零售商永旺在推出其自有品牌特慧优时,就借鉴了其在日本的服装经验,并选择专门出口日本的服装贸易公司作为代工厂。
虽然拥有自主品牌的管理经验并不简单,包括选品、时尚理念、定位等方面的挑战外,还有技术、品控和品牌经营等多个环节的复杂性。这正是一块沃尔玛期望涉足的领域。他们借鉴了竞争对手Target的成功经验,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和优化管理流程来提升其自有品牌的竞争力。
对于市场,沃尔玛有着明确的定位和策略。他们认为,“George”以价格低廉和产品质量好的优势,将吸引追求性价比的顾客。与代工厂的合作也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面对消费者对这一英国品牌的认知度可能不高的现实情况,如何做到差异化并提升顾客的认知度成为了一个挑战。这需要沃尔玛进行更多的宣传推广工作。如何平衡库存压力和满足中低档消费人群的需求也是一大挑战。
在供应链方面,与沃尔玛合作的工厂管理者表示,双方在产品研发和确认环节都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合作。在定价和售卖环节,厂家也会承担一部分成本以促进销售。面对电商平台的竞争压力,沃尔玛需要发挥其优势与电商平台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