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起步学葫芦丝 想学葫芦丝在哪里学

2025-01-2908:59:04百科知识0

宋先海,一位身负企业重任的领航者,自幼对乐器怀有浓厚兴趣。因缘际会之下,他与葫芦丝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他仅用两年时间便顺利通过了葫芦丝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十级,同时身体力行地将这一传统民乐引入校园,弘扬其魅力。

情钟乐器,自制竹笛初试

在市文化馆的一角,记者邂逅了宋先海,他正在专注地练习葫芦丝。谈及往事,宋先海缓缓道来。

“1976年,我生于南部县的乡村。”他告诉记者,小学四年级时的一次同学聚会,一根带着孔洞的竹节发出了令人着迷的声音,这便引起了他的注意。

当时因生活条件有限,他很少接触乐器。后经询问同学得知那是竹笛。因经济拮据,宋先海无法购买自己的竹笛。于是,他开始摸索着制作自己的乐器。在竹林中寻找合适的竹子后,他开始动手制作竹笛。

虽然初次制作的竹笛让他兴奋不已,但试吹后发现音调并不准确。经过反复揣摩和调整孔距,他重新制作了竹笛,并成功吹奏出歌曲。

偶然邂逅,葫芦丝成新欢

“大学毕业后,我加入了南充市啤酒厂工作。”宋先海透露道,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休息时听到了如竹笛般清幽的乐声,但更为空灵悠扬。这声音让他对这种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工作调动至顺庆区时,我曾偶遇街头巷尾的葫芦丝声。”他描述道,某次逛街时听到熟悉的旋律,发现那竟是葫芦丝的声音。通过与商贩交流,他得知了葫芦丝的由来及这首名为《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曲目。

“当时我立刻决定学习葫芦丝。”宋先海说,他回家后迅速购买了葫芦丝并开始练习。仅两周时间他就学会了《婚誓》这首歌曲。虽然入门容易但深入其中却有挑战性。

重燃热情,葫芦丝进校园

随着事业步入正轨,宋先海有了更多时间来追求自己的爱好。“2014年我重新拾起葫芦丝。”他说起当时顺庆区文化馆开设的免费群众文化培训班。

抱着尝试的心态,他报名参加了培训班。购买教材和曲谱后,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练习。凭借着兴趣、钻研和老师的指导,他的进步显著。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便成功考取了葫芦丝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九级和十级。

“葫芦丝由天然葫芦、竹管和金属组成。”宋先海解释道。为了达到演奏要求,勤练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单吐、双吐、连音、滑音、颤音等技巧都需要反复练习。

“2017年我受邀到南充市城北小学教授葫芦丝。”宋先海说他们首先在一所一年级班级试点教授学生识谱和基本技巧然后逐渐教他们吹奏整首歌曲。他们的努力下目前已有300多名学生参与到葫芦丝的学习中。

如此事迹既体现了个人才艺也传递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记者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