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粳米 粳米的食用方法

2025-01-2909:03:53百科知识0

粳米,一个可能听起来略显陌生的名词,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大名我们或许不常提及,但大米、白米、硬米以及广东人钟爱的“肥仔米”,都是它的别称。

据《汉语大词典·米部》所述,粳米指的是一种介于籼稻、糯稻之间的晚稻品种。其米粒短而粗,米质黏性较强,胀性小。通俗来讲,粳米就是我们日常餐桌上的主食。

粳米的营养价值与补养

粳米,是益气养阴的佳品。它秉持中正平和之气,具有厚重的土之气,因此被誉为脾之谷。其味道甘甜,能补能醒脾,可以补充后天的脾胃之气。粳米色白入肺,亦有补肺气之效。

粳米作为稻的种子,含有先天之精,可入肾补养先天精气。虽然种子的胚已去除,导致其补肾之力较弱,但其补养脾肺之效却尤为显著。

粳米的饭质居于糯米与籼米之间。用粳米做出的饭,气微香、味甘质黏,既不会过于油腻又拥有适中的柔软度和黏度。煮粥时,其,既能补益后天脾胃之气,又能益肺胃之阴,且在补养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恋邪之弊。

粳米的多种烹调方式及其效用

1. 炒大米:具有温脾止泻祛湿的功效。对于虚寒久泄、消化不良的人群有很好的效果,对小孩也有健脾开胃的作用。

如何炒焦米?

①适量大米简单冲洗后,平铺在盘子上晾干。

②锅烧热后倒入大米,可放一点点油防止粘锅。

③大火翻炒两分钟后转小火,不断翻炒以防炒焦。当炒至焦且散发出香味时即可关火。

④利用锅的余温使焦米继续加热一会儿后盛出放凉。

2. 焦米粥:对大人小孩的慢性腹泻有很好的疗效。

3. 焦米泡茶:可健脾、减肚子。

4. 粳米汁:是粳米中最具滋补的部分。中医认为它具有很好的补养作用,能够止渴、止痢。

粳米在医学中的应用

粳米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物配合使用,既可以生用也可以熟用。

如《伤寒论》中记载的几个经典方都采用了粳米来益脾胃、补虚益阴。用的粳米以一年期陈米为佳。因为南方与北方的气候差异以及收获季节的不同都可能影响粳米的性质和功效。

因地制宜的饮食智慧

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导致粳米的寒热之性和归经略有不同。如南方夏产的粳米与北方的相比性寒而入脾胃,而秋冬所产的粳米则禀天气之寒凉而入肺。粳米的生熟之别在应用时也需注意。

粳米作为五谷之中重要的一员,其性味平和、色白味甘、气香能补的特点使其在补养脾肺、肾精以及滋阴养液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