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的夏普AQUOS Crystal引领了“无边框”概念后,至2016年的小米MIX开创了“全面屏”时代,整个手机行业都在追求实现近乎100%屏幕的梦想。于是,智能手机的屏幕形态经历了一场从全面屏→刘海屏→尖→水滴屏→全息屏的进化之旅。
谈及此,不得不提及屏幕比例的重要性。或许有人会问,我们不是在讨论手机屏幕形态吗?怎么突然谈及屏幕比例?其实,这两者是息息相关的。
以三星在2011年推出的第一代Galaxy Note为例,其5.3英寸的屏幕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开创了“平板手机”的先河。当时,人们可能对这一尺寸感到惊讶,但你知道它的机身宽度吗?正是82.95mm,这种设计使得握持感显得格外宽大,尤其对于女性用户而言。
而今,即便拥有6.42英寸的OPPO Find X机身宽度也仅74.2mm,6.95英寸的荣耀Note 10也只是略宽于Galaxy Note。这是为何?答案就在于屏幕比例的变化(当然也与早期手机边框较宽有关)。
早期,智能手机屏幕比例如3:2、16:9等各有不同。从2012年开始,手机行业普遍转向16:9的显示比例,目的是在增大屏幕的同时能缩小机身宽度,同时也因为这一比例面板切割的成本更为经济。
随着全面屏时代的到来,屏幕比例进一步演变为18:9乃至19.5:9,旨在提供更大的视野和更佳的握持感。现在很多全面屏手机都能在提供近似于旧款5.5英寸手机的握持感的还拥有更大的屏幕体验。
在此之外,我们也见证了屏幕形态的多次变革。例如,三星Galaxy Nexus曾经采用上下两端略微弯曲的设计;而后的Galaxy Round则采用了机身两侧弯曲的设计;再如LG G Flex系列采用的上下侧弯曲设计等。这些尝试都让我们看到了手机屏幕设计的无限可能。
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屏幕的种类更是琳琅满目。如魅族,坚守传统的显示比例并不断优化屏占比;主流派则跟随潮流,采用异形切割屏幕如刘海屏、水滴屏等;而激进派则敢于突破创新,如OPPO Find X和vivo NEX采用的全息屏设计和柔性OLED屏幕等。
那么问题来了,你更喜欢哪一种屏幕形态?是传统的16:9普通屏,还是更高屏占比的全面屏?抑或是更加新奇的刘海屏、尖、水滴屏或全息屏呢?亦或是你期待即将到来的折叠屏设计?
我们特此进行一项调查,以了解大家对不同屏幕形态的喜好。请在以下选项中勾选你最喜欢的屏幕类型:
传统16:9普通屏 如 魅族15
高屏占比全面屏 如 魅族16
三面无边框全面屏 如 小米MIX2S
刘海屏看着顺眼 如 iPhone X
更有文艺气息的尖 如 坚果R1
更流线的水滴屏 如 OPPO R17
趋近完美的曲面全景屏 如 Find X
万分期待折叠屏的来临
好啦,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啦!感谢你的阅读与参与!如有任何建议或想法,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