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遭遇不假思索的质疑之声
他们将会否定你的想法,告诉你:需求不显、市场不广、用户无需、前景堪忧、无趣至极……
他们还会为你详细分析原因
言之凿凿地劝诫:放弃吧,回归田园或投身劳作。
言语中流露出嘲讽之色,眼中你仿佛是愚昧无知的代表。
你所创造的产品仿佛是毫无存在价值的。
若你是一名产品人,是否曾多次遭遇这样的场景?每次你是否都想反驳?是否想与之争执?甚至在听到他们的否定后开始怀疑自己的产品是否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产品人常常自视甚高,他们认为自己能够洞察一切,特别是在互联网行业中——他们认为其他产品人的作品都是无稽之谈,只有他们自己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产品。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与产品人讨论他们的产品呢?
从某些客观角度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产品人之间存在着隐性的抵触和对抗情绪。
由于产品人处于同一行业之中,他们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因此会无意识地排斥、抵触和对抗彼此。尽管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并未察觉到这种情绪的存在,但在看到其他产品时,我们可能会下意识地进行评价和批评。这并非是因为别人的产品做得差,而是因为我们自身存在着这种抵触和对抗的情绪。
产品人的工作思维容易形成惯性。
产品人的工作使他们长时间思考和关注自家产品所在的领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工作思维惯性。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和观点过于自信,认为自己的产品越来越好,自己的思考和总结都是正确的。这种思维惯性使他们逐渐排斥竞争对手,甚至是对同领域的其他所有产品都持否定态度。而对于那些不了解的产品,他们则可能做出过于主观的评价。
产品人缺乏初学者的心态。
长时间从事产品工作会使人习惯于许多产品中的小细节,但同时也会使他们失去作为一个普通用户的使用需求。产品人能够轻易地看出一个产品的设计目的和逻辑,但他们往往忽略了普通用户的需求。普通用户更关注的是产品的便捷性、快速性、安全性和使用体验。而产品人往往因为过于自信而忽视了这一点。
部分产品人喜欢以专家姿态指点江山。
在当下激烈的互联网竞争中,产品人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写软文、做推送等方式来宣传自己的产品。这也导致了一部分产品人养成了以专家姿态指点江山的心态。他们总是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去评价别人的产品,而这种评价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
建议所有的产品人都阅读一下金出武雄的《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相信会带给你许多启示。我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产品人成为朋友,共同打造更多优秀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