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的成语 雅的成语

2025-01-2911:11:30百科知识0

【尔雅其书】

在古代,人们是如何交流的呢?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一本名为《尔雅》的书籍。它就像是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标准,是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相当于古代的汉语大词典。在人们常说的“十三经”中,《尔雅》赫然在列。研读《尔雅》,便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古代词语世界的大门。

《尔雅》的最后七篇详尽记录了:《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以及《释畜》。这七篇共收录了五百九十多种动植物名称,为我们保存了古代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尔雅名句解读】

春日万物萌生,夏日生机盎然,秋日收获满满,冬日宁静安详。这四时之变,不仅是自然界的循环,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他们通过观察,总结出了何时该作何事,如何种植蔬菜的经验。至今,农历和二十四节气依然被我们沿用,农业对的影响源远流长。

称父亲为“考”,母亲为“妣”,这样的称谓方式在现在的祭文中仍可看到。它们代表了古人对先人的尊敬和怀念。

对于女子,先出生的称为“姊”,后出生的则为“妹”。这一规定从《尔雅》开始便已确立,体现了古人对家族成员称谓的严格规定。

谷物未熟为饥,蔬菜未熟为馑,果物未熟则为荒。而若连续两年收成都不好,便被称为荐。这些词语背后都蕴深意,至今仍在我们传颂。

两山之间的水称为“涧”,两个丘陵之间的水称为“澞”,山上有洞则称为“岫”。这些关于地理的术语,都能够在《尔雅》中找到对应的解释。

在水中可居住的地方叫洲,小一些的叫陼,再小一些的称为沚,人造的岛屿则称为潏。这些名称不仅便于人们交流,也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蝾螈在《尔雅》中被称为蜥蜴。此书以词释词,统一名称,方便各地人交流,堪比今日之词典。

【尔雅故事】

屈原作为楚国重臣,曾游历天津并深得其美。在他的传世之作《离騷》中,记录了这段游历的经历和体会。曾对此进行解释:“我清晨从天汉的渡口出发,晚上便到达了西方的边极。”这其中的“天汉”正是对天津的一种浪漫称谓。

春秋时期,天津的北郊属于燕国,南郊则属于齐国。屈原读《尔雅》时曾被其中的名句所吸引:“析木谓之津,箕斗之间,汉津也。”他认为天津就是天的尽头,并特地出使齐国时到此一游,以验证《尔雅》中的描述。

《尔雅》的研究也形成了一门学问——“雅学”。正如有“红学”研究《红楼梦》一样,“雅学”则是专门研究《尔雅》的学问。“仓雅之学”也是古代学问中的一种说法,指的是文字训诂之学。自汉魏以来,众多学者如樊光、李巡、孙炎、郭璞、邢昺等人都为雅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清代,雅学研究极为昌盛,相关著作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