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驾驶的领域中,后装ADAS产品自问世以来,业界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将其捧至高点,也有人视其为鸡肋。在我看来,后装ADAS如同前装的影子,既弥补了前装技术的未普及之不足,又在市场教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过去,后装ADAS产品曾因准确度低、用户体验不佳而备受诟病,但如今已发展至夜视识别强大的阶段,产品形态也日益多样化。
为何说ADAS是未来趋势
ADAS,即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通过车上的多个传感器、GPS、雷达等技术,实时分析路况和周边环境,提前做出危险预判,为行车安全提供保障。这一系统具备多项功能,如LDW车道偏离预警、DAA驾驶员疲劳驾驶提醒等,虽目前仍需人类驾驶员的辅助,但无疑是向完全自动驾驶过渡的重要一步。在我看来,自动驾驶终将是大势所趋,而ADAS正是这一趋势中的关键技术。
尽管当前ADAS多见于高端车型,但随着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它必将走进更多中低端车型中,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后装ADAS的持续努力与瓶颈
后装ADAS产品也在不断努力,从单一的产品形态发展为多产品形态,夜间识别准确率有了显著提升。由于协议限制,大多数后装产品仅能实现“提示预警”功能,无法与车机总线系统交互,这成为其发展的一大瓶颈。
后装ADAS产品主要依靠摄像头进行识别,通过捕捉车辆信息、校准车道信息等,运用算法程序识别潜在危险,并通过声音或界面提醒驾驶员。其产品形态多样,包括行车记录仪、智能后视镜、车机等。
后装ADAS产品的进步与挑战
早期后装ADAS产品在雨雾天和夜间准确率较低,但如今已有产品在准确率上取得很大提升。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提醒方式也更加考虑用户需求。要实现精准及时的提醒,对算法程序和硬件载体都有较高要求。
ADAS产品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不仅依赖于严谨的光学系统,还需适应车内各种环境条件。算法程序需综合速度、车辆行驶区域、前方车辆状态等信息进行准确分析。一套ADAS的成本并不低。
对后装ADAS的中立评价
后装ADAS产品成本虽高,体验上可能与前装有所差距,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它具有广泛适用性,任何车型均可安装并享受预警提示功能。尽管其无法与车辆操纵机构联动,大多仅停留在提示和预警阶段。但后装厂家正通过改进用户体验的“预警”方式来弥补这一不足。
为了让ADAS功能更加完善和精准,硬件选择需在运算速度、功耗散热和成本之间取得平衡。若想获得更好的体验,产品的整体价格会相应上升。但后装ADAS在主动安全领域的普及和知识传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