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展现明显的周期性特点,据ICInsights的预测,全球半导体增长与GDP增长在2019至2024年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0,突显了半导体产业与宏观经济的紧密联系。由于供需错配,该行业表现出显著的周期波动。当原有晶圆产能因外部因素如导致的停产而减少时,将刺激下游订单需求的重复性增加,从而放大整个行业的波动。
在产品类别中,存储芯片的波动性最为显著,而模拟芯片和分立器件的波动性与整个行业的趋势大致相符。在产业链环节中,半导体设备的销售额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相比之下,半导体材料的销售额波动性较小。由于每轮半导体周期的驱动因素各不相同,不同周期中半导体企业的股价表现也存在差异。
回顾过去,如在2012至2015年间,费城半导体指数在半导体基本面变化之前并未表现出色,但在月销售额同比增速明显提高后,其表现开始优于纳斯达克指数。在随后的两轮周期中,费城半导体指数展现出了领先的优势,比如在其触底后的连续时间内均领先纳斯达克指数。
目前,我国的半导体自给率仍在提升中。据ICInsights的数据显示,2021年芯片市场规模庞大,但本土芯片产值及自给率仍有待提高。资本市场在助力企业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据统计,SW半导体上市公司数量及市值均有显著增长,且多数公司的上市时间集中在近两年。从收入增速来看,随着行业需求的恢复和国产替代的逐步实现,SW半导体的收入增速逐年提高。
国信证券的研究指出,那些在国产替代窗口期积累经验的企业,有望率先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与此行业正随着消费类终端需求的复苏而有望重回景气上行周期。特别是高壁垒芯片领域,将成为未来3至5年的国产替代蓝海市场。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行业动态,我们整合了天风、安信、国信等十余家券商的最新研报信息,为读者推荐以下四家公司:
拓荆科技:该公司扩大了CVD设备的产品覆盖面,其高产能平台的Thermal-ALD、HDPCVD等设备已获得客户订单。在3DNAND/DRAM/逻辑芯片领域,拓荆科技的PECVD/SACVD/ALD设备是国产设备替代进程中的主力供应商。
创耀科技:该公司致力于研发局端芯片,目标打破当前被一家企业垄断的市场格局。公司还在积极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如车载短距无线芯片和高速工业总成互联芯片。
格科微:公司的募投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中,预计下半年将实现通线及风险量产。这一项目将帮助公司在BSI晶圆供给趋紧的背景下实现自主可控。
新劲刚:全资子公司宽普科技拥有丰富的射频微波业务经验和技术团队。近期,该公司已解决产能不足的瓶颈,并预计新厂区的年产能将达到1�ap。